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管理国政,齐桓公因此称霸。九复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一改天下风气,这都是依靠管仲的制谋略百。
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学习帮助】团队为您答题。
有不明白度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知谢谢!
如果有其他道需要帮助的题目,您可以求助我。谢谢!!
译文:
太祖的正妻是刘氏,代北人;次妃曹氏,太原人。
太祖封为晋王时,刘氏被封为秦国夫人。
自从太祖在代北起兵,刘氏常常跟随太祖征战各地。
她为人聪明机敏,足智多谋,很熟悉兵法。
常常教侍妾骑马射箭,以助太祖一臂之力。
太祖向东追击黄巢,回师经过梁国,在封禅寺驻扎。
梁王邀请太祖进城,在上源驿摆酒设宴,半夜率兵攻击他。
太祖手下先逃脱返回的人,将太祖遭难之事告诉夫人,夫人面不改色,立即杀掉报告的人,暗中召见大将,商议保全军马而返回。
快天亮时,太祖回来,和夫人面对面痛哭,于是准备起兵攻梁国。
夫人说:“大王本来是为国家征讨贼寇,如今梁国的罪行并未暴露,却匆忙倒戈相攻,天下人知道了,没有谁能分辨是非曲直。
不如收兵返回驻地,亲自向朝廷申诉。”太祖同意了。
后来,太祖攻击刘仁恭,失败而归。
梁国派遣氏叔琮、康怀英等连年进攻晋国,包围太原,晋军多次被打败,太祖忧愁窘迫,不知所措。
大将李存信等人劝说太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1祖逃到北方边远地区,收拾残兵,以期重振旗鼓,太祖同意这样做。
进屋把这个打算告诉夫人,夫人间是谁出的这个主意,太祖回答:“是李存信。”夫人骂道:“李存信不过是代北的放羊娃罢了,哪里配参与商量成败兴亡的大计!何况大王曾经嘲笑王行瑜放弃邰州逃跑,最后被人捕获,如今难道自己也做这种傻事吗?从前大王在达靼流亡,几乎不能脱身自拔,幸亏天下多事,纔得以南归。
而今多次失败的军队,溃散逃亡后剩下的已不多,一旦放弃固守之地,谁还愿意跟随大王呢?北方边远地区是可以去得的地方吗?”太祖如梦初醒,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久,逃散的士兵渐渐重新聚拢。
夫人没有儿子,性情贤惠,不妒忌别人,常常对太祖说:“曹氏的相貌一定会生贵子,应当好好待她。”而曹氏自己也很谦恭退让,因此两人相处得很融洽。
曹氏被封为晋国夫人,后来生下儿子,这就是唐庄宗,太祖极看重他,曹氏因此特别受宠。
太祖性情暴烈,发怒时常常杀人,手下人没有敢站出来说话的,只有曹氏轻言细语,规劝晓谕,往往被采纳听取。
到唐庄宗立为太子,事奉曹氏特别周到,他援救赵、攻破燕、夺取魏博。
,同梁在黄河边交战十多年,每年数次驱马急归,探望他的母亲,人们都称扬他的孝顺。
唐庄宗即位后,册封曹氏为皇太后,而以嫡母刘氏为皇太妃。
太妃去谢太后,太后面有愧色。
太妃说:“但愿我儿子能够万世为国君,假如我死后能在黄泉陪伴先王,就很幸运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唐庄宗灭梁后进入汴州,派人接太后回到洛州,住茌长寿宫,而太妃独自留在晋阳。
同光三年五月,太妃去世。
七月,太后去世,谧号称贞简,安葬在坤陵。
而太妃没有谧号,安葬在魏县。
太妃和太后相互都很体贴尊重,太妃送太后到洛州,哭泣相别,回来后思念太后,以至于身亡。
太后听说太妃病重,想要赶到晋阳探望病情,到太妃死时,又想要亲自去安葬她,唐庄宗哭泣劝阻,众臣纷纷上书请求太后不要前往,方纔作罢。
然而太后自从太妃死后,悲哀得不吃不喝,过了一个月也去世了。
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译文〕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当然很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原文〕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种植花木以供玩赏以及种植果树出卖水果的富豪人家,都争着接他到家中雇用他。大家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原文〕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译文〕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5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原文〕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如果这样比较,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原文〕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译文〕问的人说;“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