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你好,陈莹梦! 这是我的看法:学而不厌:学习从不感到厌恶诲人不倦:教诲学生从不疲倦厌:厌恶诲:教诲倦:疲倦对于以前的古文章,只要翻译的恰当就行,不过,得把个别字的意思翻译出来就可以给满分!
原文
子曰百:“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识(zhì):牢记,度记住。2.厌:通“餍”。本义是饱问食。引申为满足,厌烦。
译文
孔子说: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专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属因难呢?”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百倦,何有於我哉?」
自话翻译: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而不感到厌倦;教人时不感到疲惫,这对我来说没什麽难的。
语义:
这是讲教学之道,首先将所学默记在心,并时时落实,方能心有所得。此处并非指单指记忆,若只是记「记问之学」则不足以为人师度,这就把孔子的境界说浅了。
再来是常常知道自己版的不足,不敢学了一言一句就因此而感到自足,除了温故更要知新,能时时日新,才有资格为人师。
最後,诲人不可能一诲而成,学生实行的过程中,可能过头了或还做的不够,这时就需要依照他当时的情况做适权度的指导,当然这需要教学者相当的耐心。至於孔子对不能举一反三的人则不再教了,并不是因为没了耐心,而是希望学生能自己有所警觉,知道要自立,这也是一种教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