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一般不接触语言的历史状态,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论上的争辩。可以说,它是鉴定各种理论的实验场。
情感因素是一组复杂的心理的组合体,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情感是感情动物具有的心理属性,易于感觉却难下定义。广义的情感包括制约行为的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焦虑
焦虑可能是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不良感觉有关。在语言学习中,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就作用而言,焦虑可分为两大类:能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的焦虑被称为促进型焦虑;相反,导致学生逃避学习任务的焦虑被称为妨碍型焦虑。在外语课堂上,口头表述比书面表达更易引起学生的焦虑感,学生会因焦虑而紧张,造成课堂上表现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不利于语言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学习者,还与教师和教学过程有关,考试、竞争、课堂活动与教学方法和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形式都可能导致焦虑。
2. 学习动机
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动机,Gardner和Lambert (1972)把动机分为两种,工具型(instrumental)和综合型(integrative)。具有工具型动机的人学习外语是为了实用型目的(utilitarian purpose),如为获得某一职位,或是为了通过考试等。而具有综合型学习动机的人对所学的语言和它反映的文化都感兴趣。他们乐于接触外族人,有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愿望,并愿意与之交往。此类学习动机比工具型的学习动机要强烈,也能够持久。显而易见,动机是激发行为、指明方向的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至关重要。在外语学习中,如果学习者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那么当他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害怕或厌倦情绪而中断外语学习。
3. 自尊心
自尊心指的是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和认识.不论是认知活动,还是情感活动,自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家Canfield和Wells曾这样总结:“一个过去取得过大量成功的学生也很可能会尝试再次成功的机会。如果他失败了,他的自我形象能‘承受’得起,而一个长期被失败困扰的学生则不愿冒再次失败的风险,因为他受伤害的自我形象不能再承受这样的失败了。” 因此成功体验能激励迸一步的成功,而屡次的失败则会逐渐损害学习者的自尊,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4. 抑制
抑制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心理学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自我形象,即把我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的意识。随着这种意识的增强,儿童学会了如何保护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0不完全成熟的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就是回避那些可能给自我带来威胁的言行。为了保护自我而采取回避和退缩行为就是抑制。来自外界的批评和嘲讽对自我形象的打击很大,所以经常受到批评和嘲讽的人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他们自我抑制程度也很高。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各种尝试,如语言测试、口头表达等,所以经常犯错,而错误有时会带来批语和讽刺,因此自我形象比较脆弱的学生会因怕犯错而不参与语言活动,这就是语言的抑制行为。抑制也是长期困挠语言学习的情感障碍。
你不会是上的···于广川老师的课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语出《诗经·王风·黍离》意思是: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在这里是因为)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里(是因为)有什么要求呢出处:黍离●国风·王风彼黍离离,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1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译文看那小米满田畴,高粱抽苗绿油油。远行在即难迈步,无尽愁思闷心头。知心人说我心烦忧,局外人当我啥要求。高高在上的老天爷,是谁害我离家走!看那小米满田畴,高粱穗儿垂下头。远行在即难迈步,心中难受像醉酒。知心人说我心烦忧,局外人当我啥要求。高高在上的老天爷,是谁害我离家走!看那小米满田畴,高粱结实不胜收。远行在即难迈步,心中噎住真难受。知心人说我心烦忧,局外人当我啥要求。高高在上的老天爷,是谁害我离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