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释义】“披肝沥来胆”比喻对人对事非常忠诚。
【出处】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曹操带领二十万兵马,分兵五路至徐州,攻打刘备。刘备兵败,张飞突围后,刘备无处可击,遂去投奔袁绍。关羽被围无法解脱,为保全刘备家眷,只得暂自时投降曹操。
刘备在袁绍那里,整天忧心忡忡,一忧关羽、张飞不知去向,二忧妻小陷于曹营。袁绍得知刘备心中苦痛,便遣良将击曹。袁曹交战,关羽连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刘备始知云长身在曹营。袁绍百得知刘备二度弟关羽斩了他的爱将,即下令斩刘备之首。刘备表示愿修密书一封与云长,叫他前来辅佐袁绍,共同消灭曹操。袁绍大喜,即派人前往送信。关羽看毕书信,大哭,当即写书答云:“问……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
之后,关羽便去拜辞曹操,曹操知道他的心思,避而不见。关羽去志已决答,遂率旧日随从,护送车仗,夺门而走。关羽一行沿路屡遭难险,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在古城与刘备、张飞相聚。
【释义】比喻主要的问题一解决,其他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刃:刀口。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杜预传》。
晋武帝时,有一个名叫杜预的人。他学问渊博,见识广远,能文能武。当文官时,经常提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62出安邦理财的好建议;当武将时,率军打仗屡建战功。晋武帝时任镇南大将军,总督荆州一带的军事。
公元280年,杜预向晋武帝司马炎建议,讨伐吴国。他调兵遣将,出兵不过十天,就占领了长江上游的许多城池;接着又用计活捉了吴军都督孙欲等高级文武官员两百多人。
当时有人认为吴国建国多年,有相当大的实力,不可能一下子将它彻底打垮。同时又正值酷暑,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何况河水又因暴雨而泛滥,对大部队作战十分不利。因此建议就此收兵,等到明年冬天再集中兵力攻打,其结果可能比现在进攻要好得多。
但杜预主张却与众人恰恰相反,主张乘胜前进,扩大战果,不给吴军以喘息的机会。他说:
“现在我军连胜几仗,军威大振。以这种斗志旺盛的军队去进攻连吃败仗、士气低落的吴军,继续打下去,其形势就像用利刀破竹子一样,前面几节破了之后,后几节只要刀刃一进,无需用力竹子就顺势自然破开。”
后来,杜预领兵继续前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他经过的地方,都顺利占领,最后吴国灭亡了。
【释义】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元朝施济,是江南苏州吴趋坊人,为人和善,常接济一些穷困的人。到他40岁时,妻子严氏给他生了个儿子。施济给儿子取名施还,到儿子三岁时,施济带纹银300两去虎丘山水月观音殿,感谢菩萨赐子给他,并取银还愿。
施济正7a64e4b893e5b19e362准备将银子捐给观中修殿之时,忽见幼年同窗好友桂富五站在剑池边望着池水哭泣不已。施济忙问为何哭泣,桂富五说自己向宦官李平章借了300两银子。谁知道经商失败,本利俱无,而李平章家则落井下石,趁机逼债,不仅田房家私尽归李家,连老婆孙氏和两个儿子也被夺了去。施济就把300两银子送给了桂富五,自己事后另外又拿了银子去还愿。
桂富五拿了银子到李府,好说歹说才赎回了妻子和儿子,当桂富五一家来到施家拜谢时,施济问他今后的打算,桂回答说:“身居口食,一无所有,如果仍住在苏州,那只会出丑,只好流浪到外乡打工。”施济就把自家的桑枣园、几间草房以及十亩田地送给了桂富五,让桂家免受流浪之苦。
却说桂富五在施家的桑枣园中住下后,不意在一株银杏树下掘得三罐银子,共有1500两。原来这是施济的父亲当年埋在地下的。桂富五得了这笔财富,就瞒着施家到绍兴县置买了田产,靠收取田租而发迹。当施济突然得病去世之后,桂富五一家则找了个借口离开了桑园,去绍兴过起了财主的生活。
施济去世五六年之后,施家的田产逐渐卖掉,童仆都已逃散,只落得施济之妻严氏和儿子施还母子俩苦度时日。此时,施济当年的好朋友支德正巧弃官回归故里,经常接济施家母子。还将女儿嫁给施还为妻。
后来,支德打听到桂富五在绍兴发了财,就对施还说:“当初,桂富五受你家的恩惠,不一而足,别的不讲,单说还债就是300两银子,如今他发迹了,想必你去找他,一定不会亏待你的。”施还遂同母亲同往绍兴投奔。谁知已经改换名姓的桂富五对施还母子十分冷淡,并否认自己曾经受过施家的恩惠而拒之门外。
后来,桂富五因想花钱买官,上了大当,终于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