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费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领导者的行为及其所要追求的目标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存在,是由领导者之间在基本需求方面的差异决定的。应当而且必须以此种需求结构来界定领导方式,这是费德勒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费德勒将领导方式(领导型态)归纳为两类,即“员工导向型”领导方式和“工作导向型”领导方式。前一领导方式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其主要需要,而以完成任务之需要为辅。后一领导方式则以完成任务为其主要需求,而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之需求为辅。
在权变管理理念中,要求将管理中的人、物和环境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即强调了管理中对物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对管理产生的影响。在权变理论之中,组织的有效性来自于组织的内部调整性和外部支持性的统一。
扩展资料
费德勒将领导方式认定为领导者的一种人格特定,这种人格特质是一种具有持久性且不易改变之特征。费德勒还设计出一种LPC 量表,用以鉴别不同的领导方式,并认为无论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6何种领导方式均有利弊,十全十美的领导方式是不存在的。
在管理学中,权变的方法是指通过分析确定在特定环境下哪些管理论和方法是最合适的。权变理论的拥护者们认为在管理中并不存在一种能够适用于任何情况的最好的办法。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影响的方式及情境给予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的一致性。
权变原理对管理学最大的影响是在组织结构上。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方式的组合。在权变原理中,通常会把环境、技术等作为自变量,而将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作为因变量。组织设计的原则是要求根据外部环境、技术等等原因,确定组织结构设计的具体方案。
权变原理认为组织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而这个系统所在的环境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想要取得更大的效益,必须从包括管理制度、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等各方面去适应环境,弹性运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变理论
这类理论都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并试图从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动态活动中考察和建立一定条件下最佳组织结构的关系类型。例如,T.伯恩斯等人关于环境和组织结构的研究认为,市场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与组织结构的功能有关,在变动的环境中有机型结构组织有较好的适应力,在稳定的环境中机械型结构组织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P.R.劳伦斯和J.W.洛尔施关于组织分化(组织和外界环境分别对应的程度)和整合(组织的统一和协调)的研究认为,组织分化程度和环境的稳定性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0成反比;而当分化少的组织采用集权结构,分化多的组织采用分权结构时,一般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J.伍德沃德关于组织内工艺技术和结构的关系研究认为,企业的“工艺技术连续性”对组织结构有重要影响作用,大批量生产宜采用古典层峰结构组织,小批量单位生产宜采用灵活的有机结构组织。
H.黑格尔和J.W.斯洛克姆关于市场和产品特征的两维研究认为,根据市场变化的快慢和内部产品与工艺技术的差异,可把组织分解为4类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模式,即产品事业部结构、矩阵组织结构、直线-职能组织结构和高度集权制组织结构。他们还提出企业组织结构既要有稳定性,也要有适应性,二者不可缺一。
H.L.托西和S.J.卡罗尔关于市场和技术特征的两维研究认为,根据市场或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和组织日常工作技术的变革速度,可分别建立4类与之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即层峰结构组织,市场中心型组织,技术中心型组织和灵活的有机型组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探讨了组织开发策略,信息处理程序等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的权变关系。 认为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结构4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领导方式,好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费德勒有效领导模式的研究和V.H.弗罗姆等人关于领导参与模式的研究。
权变理论被一些研究者誉为未来管理的方向。它整合了管理学科某些方面的基本认识和方法,建立了多变量和动态化的新管理规定,它提倡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精神,注重管理活动中各项因素的相互作用。但是,权变理论存在着有些研究偏重组织的表面结构特征、不够深化、样本过小等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