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系铃人,不一定指人,或指事物的源头。大概意思是说解决一件事还得从事情源头查起。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解铃铛还是需要系铃铛的人来解才好解,得了心病终究还是需要自己的内心来治疗。自已做的事,还得自已来了结;自已心里边压着的事情,还须得自已想开治愈。
这句成语源自一个叫法灯的和尚。据明代瞿汝稷所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卷二十三》记载:南唐时金陵清凉寺(既今清凉山公园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器重。
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 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
到了清朝,《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还以“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加以引用。比喻谁惹出来的事情,仍然由谁去解决。 "解铃还须系铃人"也写作"解铃系铃"。其中的"系"应该念作xì,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解铃系铃"这个典故里,"系"的意思是把铃铛用绳索栓起来,挂在老虎脖子上。 [4]
这件事之后法灯深得法眼禅师的赏识,后来在法眼禅师座下作维那(寺庙中统摄僧众统管禅堂的主要负责人),协助法眼开创了佛教五宗中著名的法眼宗。
法灯禅师不仅是一位得道高e69da5e887aa7a64337僧,在文学方面还有很深的造诣。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古镜歌》三首,其中在第三首中写到: 时人不识古镜。尽道本来清净。只看清净是假、照得形容不正。或圆或短或长、若有纤豪俱病。劝君不如打破、镜去瑕消可莹。由此不难看出法灯在佛学和文学方面的造诣。
扩展资料:
原文
解铃还须系铃人
1.金陵清凉寺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契重。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时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辈轻渠不得。”
2. 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译文
金陵清凉寺有个泰钦法灯禅师,他在活着的时候,性情豪放不羁,终日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做,众人都轻视他,只有法眼一个人看重他。有一天,法眼问众人:“谁能把绑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能回答得出。这时泰钦法灯禅师刚好来到,法眼就把刚才提出的问题再问泰钦法灯禅师,他回答说:“在老虎脖子绑铃的那个人能解得铃”。法眼见法灯禅师回答得好,便就这件事教育众人:“你们是不能小看他的”。
其实用“需”和“是”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如果要推敲起来的话应该用“是”,需可能是人们在流传中的口误,或者为了句子整齐顺口而改的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来源:《红楼梦》第90回有句诗语:“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出处更早,见下.)
解释:思想上的毛病,要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去医治,谁做的事要由谁来了结。
ps:此解释引自 http://healthbeauty.bokee.com/4924190.html
窃以为还算贴切.另外,个人意见,心病终须心药治中的病多指相思病,呵呵,也属于"思想上的毛病”哦.)
附:
解铃还须系铃人
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解释〗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出处〗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6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示例〗常言道:~。当初是他两个说他进去,如今依先要这两个说他出来。 ★明·王錂《春芜记·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