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语文:课本全系与语文素质培养
数学:挑战奥术与思维拓展训练
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我现在都在用呢~很好用
【原文】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魏无知论陈平曰:“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也。
【译文】即使是良药,如果不对病症,那效果还不如一般的药物;虽然是贤才,但所干之事不适合于他的专长,那么还不如去找平凡人来干。质地坚韧的木梁可以撞开牢固的城门,却不能用来堵住老鼠洞。强壮的水牛不会捕捉老鼠,日行千里的骏马也不能守住家门。价值千金的宝剑用来砍柴,还不如斧头好用。传世数代的宝鼎,用来开垦荒地,还不如普通的木犁。只要是应和当时的情况。普通的东西也会产生神奇的效验。否则认不清锄头、宝剑的特性,干什么都会弄糟。
所以世人不忧虑没有人才,而忧虑使用人才的人不知量才适用。魏无知在议论陈平的时候说:“现在有个年轻人,很有孝德之行,却不懂战争胜负的谋略,您该如何用他呢?”当国家处于战争忧患之时,如果一个人不懂战争胜负谋略,即使有高深的德行也没地方应用。我生平喜欢用忠实可靠的人,如今老迈了,才知道药物虽很多,却也有治不了的病。
【原文】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贪饕出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为浩叹者也。默观天下大局,万难挽回,侍与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
【译文】没有军兵,尚不足焦虑;没有粮饷,也不足以痛哭,只有放眼当世,想求得一个见利不争、义字当头、忠挚耿直的人才,不能够立即找到;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却又因为地位卑下,往往因此抑郁不舒,受尽挫折,终至罢官或者死亡。而那些暴虐贪婪善于钻营的人却占据高位而享尽富贵,受人尊重,健康长寿,直至衰老,这是真正令我慨叹无奈的事啊!静观天下大局,这种不平的事情实在难以挽回。而我们所能够勉力去做的,就是尽量重用一些正人君子,培养几个好官,作为(引导大家的)核心力量。
【原文】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强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译文】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努力坚强磨炼出来的。《淮南子》说:“功劳可强迫威逼而使之成就,声名也可在强迫威逼环境中立起来。”董子(董仲舒)说:“努力勤勉地做学问,那么所见所闻就会广博;强韧不拔地寻求真理,那么道德修养就会日益进步。”《中庸》里所说的“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别人做十次,自己做一千次”,就是要勉励自己多下苦功。现在人们都期盼自己能为世所用,但自身却缺乏社会需要的才能谋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得到验证,再向那些事业有成之士学习,苦苦思索通用于当世的途径方法,并亲身去实践,检验它的成效。一再努力,那么就可通达识见,才能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才能见识足以有益社会,还用得着担心世人不知道自己吗?【点评】人处于世,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接触。优秀的人懂得辨识英才,与他们接近,向他们学习,从而提升自己。作为领导者、统帅,识人辨人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在一个人身上,往往优点与缺点共存。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于会用人,发挥他的所长,避免他的所短,这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作为一种领导艺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3术,就要本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原则,不因为一个人有些缺点和过失而使人才失之交臂,不要让人觉得怀才不遇,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中没有过失呢?所以古人知道用人不求其备,论大功不录小过的道理。
伍子胥就曾对陈惠公说:“用他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那么,天下的人没有不能用的。”曾国藩统帅湘军,战功卓越,其成功的重要奥秘之一也便是其对人才的重视,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并说:善于审视国运的人,“观贤者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观察军事也应如此。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晚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措施。任何领导者要取得成功,都必须善于发现人才,网罗人才,礼待人才,并且大胆使用,因才授职,尽其所长。因此,善于知人用人,是君王将帅能成其大事大业的核心。
私立九年制学校
【原文】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魏无知论陈平曰:“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也。
【译文】即使是良药,如果不对病症,那效果还不如一般的药物;虽然是贤才,但所干之事不适合于他的专长,那么还不如去找平凡人来干。质地坚韧的木梁可以撞开牢固的城门,却不能用来堵住老鼠洞。强壮的水牛不会捕捉老鼠,日行千里的骏马也不能守住家门。价值千金的宝剑用来砍柴,还不如斧头好用。传世数代的宝鼎,用来开垦荒地,还不如普通的木犁。只要是应和当时的情况。普通的东西也会产生神奇的效验。否则认不清锄头、宝剑的特性,干什么都会弄糟。
所以世人不忧虑没有人才,而忧虑使用人才的人不知量才适用。魏无知在议论陈平的时候说:“现在有个年轻人,很有孝德之行,却不懂战争胜负的谋略,您该如何用他呢?”当国家处于战争忧患之时,如果一个人不懂战争胜负谋略,即使有高深的德行也没地方应用。我生平喜欢用忠实可靠的人,如今老迈了,才知道药物虽很多,却也有治不了的病。
【原文】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贪饕出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为浩叹者也。默观天下大局,万难挽回,侍与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
【译文】没有军兵,尚不足焦虑;没有粮饷,也不足以痛哭,只有放眼当世,想求得一个见利不争、义字当头、忠挚耿直的人才,不能够立即找到;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却又因为地位卑下,往往因此抑郁不舒,受尽挫折,终至罢官或者死亡。而那些暴虐贪婪善于钻营的人却占据高位而享尽富贵,受人尊重,健康长寿,直至衰老,这是真正令我慨叹无奈的事啊!静观天下大局,这种不平的事情实在难以挽回。而我们所能够勉力去做的,就是尽量重用一些正人君子,培养几个好官,作为(引导大家的)核心力量。
【原文】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强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译文】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努力坚强磨炼出来的。《淮南子》说:“功劳可强迫威逼而使之成就,声名也可在强迫威逼环境中立起来。”董子(董仲舒)说:“努力勤勉地做学问,那么所见所闻就会广博;强韧不拔地寻求真理,那么道德修养就会日益进步。”《中庸》里所说的“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别人做十次,自己做一千次”,就是要勉励自己多下苦功。现在人们都期盼自己能为世所用,但自身却缺乏社会需要的才能谋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得到验证,再向那些事业有成之士学习,苦苦思索通用于当世的途径方法,并亲身去实践,检验它的成效。一再努力,那么就可通达识见,才能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才能见识足以有益社会,还用得着担心世人不知道自己吗?【点评】人处于世,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接触。优秀的人懂得辨识英才,与他们接近,向他们学习,从而提升自己。作为领导者、统帅,识人辨人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在一个人身上,往往优点与缺点共存。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于会用人,发挥他的所长,避免他的所短,这叫做“知人善任。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知人善任作为一种领导艺术,就要本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原则,不因为一个人有些缺点和过失而使人才失之交臂,不要让人觉得怀才不遇,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中没有过失呢?所以古人知道用人不求其备,论大功不录小过的道理。
伍子胥就曾对陈惠公说:“用他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那么,天下的人没有不能用的。”曾国藩统帅湘军,战功卓越,其成功的重要奥秘之一也便是其对人才的重视,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并说:善于审视国运的人,“观贤者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观察军事也应如此。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晚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措施。任何领导者要取得成功,都必须善于发现人才,网罗人才,礼待人才,并且大胆使用,因才授职,尽其所长。因此,善于知人用人,是君王将帅能成其大事大业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