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难以启齿、有口难开、有口难言、百辞莫辩、难言之隐
1、难以启齿
【拼音】[ nán yǐ qǐ chǐ ]
【解释】难以说出事情的真相。
【出处】明·冯梦龙《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8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译文】所恨的刚死不久,况且女向男,很难用开口。
【近义词】羞于启齿、难于启齿
2、有口难开
【拼音】[ yǒu kǒu nán kāi ]
【解释】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只教你有口难开。”
【译文】现在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就叫你有口说不出来。
【近义词】有口难张、有口难言
3、有口难言
【解释】: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出自】:宋·苏轼《醉睡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译文】:有道路难行不如醉,有人反驳说不如睡。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难言之隐
【近义词】有苦难言、百辞莫辩、有口难开、有口难分、有口难辩、难言之隐
【反义词】无可置辩
4、百辞莫辩
【解释】: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出自】: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近义词】有苦难言、百辞莫辩、有口难开、有口难辩、难言之隐
5、难言之隐
【解释】: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总觉得无论何等人家,他那家庭之中,总有许多难言之隐的;若要问其所以然之故,却是给妇人女子弄出来的,居了百分之九十九。”
【译文】:总觉得没有论什么人家,他那家庭的中,总有许多难以言表的隐藏的;如果要问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这是给妇人女子弄出来的,占了百分之九十九。
【近义词】开诚布公、难以启齿、有口难言
【反义词】公布于众
败军之将bài jūn zhī jiàng
[释义]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语出]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抄臣知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失败之人
[例句] ~,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须道张弓只箭,径取成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生词本
基本来释义 详细释义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残余的自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百的部队。
出 处
《明成化说唱词话》:“关公、周仓便走;引残度兵败将;直走到玉泉山下。知”
例 句
赤壁之战曹操中计惨败,只得带着~落道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