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词目】水送山zhidao迎
【读音】shuǐ sòng shān yíng
【意思】指赏玩风光,寄情山水之中。也形容旅途漫长。
【出处】唐·吴融《富春》诗:“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示例】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内韵》词:“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成语】餐风饮容露
【拼音】cān fēng yǐn lù
【解释】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明·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饥餐渴饮.成语解释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说得天花乱坠,争似饥餐渴饮。”
例句少不得~,夜住晓行,不在话下。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生活必需
词语解释
[food for hunger and water for thirsty] 饥则进食,渴则饮水。形容根据需要安排起居
例:四更以后,各带着随身金银物件出门。离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 迤逦来到衢州。——《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引证解释
饿了自就吃,渴了就喝。古白话小说中常用以形容长途跋涉。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大队人马,各依队zhidao伍而行,饥餐渴饮,夜住晓行。”
亦作“ 饥飡渴饮 ”。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且说 许宣 在路,饥飡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 镇江 。”
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古白话小说中常用来形容长途跋涉。饥,通“ 饥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把些饥餐渴饮之路不在心上,不则一日到了。”
渴者易知饮 饥飡渴饮 山栖谷饮 黄龙痛饮 箪食瓢饮
1.餐松饮涧
[cān sōng yǐn jiàn]
出处
南朝·梁·沈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百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释义
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2.餐葩饮露
[cān pā yǐn lù]
出处
汉·刘向《列仙传·赤将子舆》:“子度舆拔俗,餐葩饮露。”
释义
吞食百花,吸饮露水。形容超尘脱俗的神仙生活。
3.餐风饮露
[cān fē问ng yǐn lù]
出处
明·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释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答活的艰苦。
4.餐霞饮景
[cān xiá yǐn jǐng]
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克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于体版。”
释义
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修炼成仙。
5.餐霞饮瀣
[cān xiá yǐn xiè]
出处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质性》:“屈原忧极,故有轻举权远游、餐霞饮瀣之赋。”
释义
餐食日霞,吸饮沆瀣。指超尘脱俗的仙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