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不算,人是采集性杂食动物,食物主要以植物成分构成,但也有少量动物成分
掠食(或称zd捕食)是生态学中一种生物互动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掠食者会捕食其他的生命,而这些被捕食者则称为猎物.在进食或行动的过程里,掠食者不一定会杀死它们的猎物.此外生态学上还有另一类称为食腐动物的消费者,这类动物以死者残留下来的有机物质为食.不过有时候掠食与食腐两种行为并不容易完全地分开,举例而言内,某些寄生性物种会捕食寄主,并在其身上下蛋,让后代能以腐烂的寄主尸体为食.掠食行为的关键特征在于掠食者对猎物族群有直接影响,而食腐行为则单纯只吃身边可食的对象,且对“供给”食物的个体没有容直接影响.
蓝鲸
掠食之物 不是成语,含 之物 的成语有8个:
1、杯中之物
【拼音】: bēi zhōng zhī wù
【解释】: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同“杯中物”。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塠媪》:“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杯中之物。”
2、菜果之物
【拼音】: cài guǒ zhī wù
【解释】: 比喻没有才能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不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
3、池中之物
【拼音】: chí zhōng zhī wù
【解释】: 池:池塘。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也。”
4、盗跖之物
【拼音】: dào zhí zhī wù
【解释】: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8生如何不受?”
5、分外之物
【拼音】: fèn wài zhī wù
【解释】: 自己名分之外的事物。指本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或薪俸外的收入。
【出处】: 《前言往行录·清白监司》:“皆有分外之物。”
6、身外之物
【拼音】: shēn wài zhī wù
【解释】: 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生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7、倘来之物
【拼音】: tǎng lái zhī wù
【解释】: 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东西。同“傥来之物”。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这钱财是倘来之物。”
8、傥来之物
【拼音】: tǎng lái zhī wù
【解释】: 傥来:偶然、意外得来的。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
【出处】: 《庄子·缮性》:“物之傥来,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