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藏巧于拙,用知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出自:——陈继儒 《小窗幽记》,
意思是: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道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回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也不要自命清高;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也不要太过于冒进。答
一个人的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不可太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
原文:出自 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来根谭》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这源才是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洪应明,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zhidao心声。
电影看多了吧!分明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里的“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曲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演绎自《老子》中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句话的意思是,藏精巧复于笨拙之中,即使精巧也表现的笨拙,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把清楚的东西寄于浑浊当中,用屈服来当做伸展,这就是处世制的秘诀,隐藏身形就像狡兔三窟一样。
出自: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这句话所想要表达的道理就是“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要锋芒太露,到紧要关头自然会发生功效。一个人想拥有足以藏身得三窟,作为自己的渡世的安全之道,第一除了要藏于巧拙锋芒不露之外,第二还要有韬百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的才华的修养功夫。
扩展资料: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度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谭》 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问。《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答为本书命名,意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