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恨之入骨 大卸八块,锉骨扬灰,五马分尸,不共戴天 ,恨海难填 ,切齿痛恨,刻骨仇恨 ,藏怒宿怨 ,此恨绵绵。
形容非常恨一个人 的成语有:大卸八块、挫骨扬灰、五马分尸、不共戴天、恨之入骨。具体如下:
1、大卸八块。
解释:古代酷刑之“具五刑”,俗称“大卸八块”,车裂颇为相似,但仍有细微差别。本意为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现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
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
原句:连集体的手扶拖拉机都大卸八块,像分猪肉一样,一人一块扛走了。
2、挫骨扬灰 。
解 释:挫:折断。扬:往上撒。人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仇恨极深或者罪孽深重。
出 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原句:倘然要把老爷的这箱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3、五马分尸。
解释: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出处:王西彦《老太婆伯伯》。
原句: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4、不共戴天 。
解释:指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自:明代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
原句:凌统叩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讎,岂容不报!”
译文:凌统抱头大哭:“不共戴天之仇,怎么能不报呢!”
5、恨之入骨。
解释: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原句: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译文:缪公对三个人的怨恨深入骨髓。
参考资料来源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1:百度百科-恨之入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卸八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挫骨扬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马分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共戴天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源起佛经中的一则故事,警醒人们“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zd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借用此典表示对林黛玉的喜爱。
出处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专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属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恨之入骨、不共戴天、恨海难填、刻骨仇恨、藏怒宿怨、此恨绵绵等。
1、恨之入骨
【解释】: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译文】:穆公的怨恨这三个人,已经注入骨髓。
2、不共戴天
【解释】: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译文】:父亲的仇,与你不共戴天。
3、恨海难填
【解释】: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出自】:先秦·佚名《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溺水死了没有回来,所以成了精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3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以填埋东海。
4、刻骨仇恨
【解释】: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
【出自】:现代·穆欣《北线凯歌》三十:“战士们热血沸腾,跃出战壕,怀着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杀声震天,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白刃格斗。”
5、藏怒宿怨
【解释】: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译文】:仁义的人对于弟弟的,不藏生气了,没有宿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