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怒火冲天
令人发指、愤愤不平、大发雷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4霆、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1、令人发指
【解释】: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译文】: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后大怒,眼睛像明星,头发上指着帽子。
2、愤愤不平
【解释】: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自】:刘向·西汉《汉书·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
【译文】:太子进则不见,退则被困在混乱我,独自蒙冤而死告诉,忍不住忿恨的心,起而杀死充,恐惧逃跑。
3、大发雷霆
【解释】: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自】:陈寿·西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译文】:现在不能容忍小忿而发雷霆的愤怒。
4、恼羞成怒
【解释】: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译文】:乌前额拉我见到田小辫子你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羞愧到了极点。
5、气急败坏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译文】:水军头领驾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河,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怒火中烧、勃然大怒、横眉怒目、怒发冲冠、气急败坏。
一: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
1. 【解释】: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2. 【出自】:古龙《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0长干行》:"这时见四个师弟非欲置自己和师父于死地,不由怒火中烧。"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激愤
二: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
1.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2.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周瑜听罢,勃然大怒。”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
三: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
1. 【解释】: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2.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3.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谓语、状语;指怒目而视
四: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
1. 【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2. 【出自】:《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译文: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亮如明星,头发怒起直冲帽顶。)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五: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
1.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3.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