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带十字的成语有三十而立,十面埋伏,十恶不赦,十全十美,一曝十寒。
1.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示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十面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解释】: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出自】: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示例】:我们设下~,专等敌人自投罗网。
3.十恶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解释】: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自】:《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示例】:这个暴徒,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真是~。
4.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自】: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其美。”
【示例】:新生事物在刚产生时,并不都是十全十美,但总是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是要取代旧事物的。
5.一曝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示例】: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1功夫完全抛荒。
◎叶圣陶《英文教授》
男才女貌: 男人有才能,女人相貌美,是理想的一对
相貌堂堂: 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声音笑貌: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花貌蓬心: 蓬心:蓬草的心狭窄而弯曲,比喻见识浅薄。指虚有其表
遗形去貌: 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
玉貌花容: 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月貌花容: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云容月貌: 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仙姿玉貌: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
仙姿佚貌: 仙子的姿质,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逸”。
枭心鹤貌: 比喻心恶貌善。
人不可貌相: 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品貌非凡: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女貌郎才: 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貌合情离: 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4际上感情不合。
貌是情非: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貌合心离: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貌似强大: 表面好象强大,实际却很虚弱。
貌合行离: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同“貌合神离”。
貌离神合: 指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貌是心非: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同“貌是情非”。
貌合形离: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来,而行动上却又差异很大。
礼为情貌: 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鉴貌辨色: 鉴:查看;色:指脸色。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见貌辨色: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谨毛失貌: 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矫情饰貌: 矫情:掩饰实情。掩饰实情,故作姿态。亦作“矫情饰行”。
厚貌深情: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厚貌深辞: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厚貌深文: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灰容土貌: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改容易貌: 改、易:改变;容、貌:神色、相貌。变了神色或模样。
古貌古心: 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度。
观貌察色: 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道貌凛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貌俨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德言工貌: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才貌俱全: 俱:全,都。既有才学,容貌又美。亦作“才貌兼全”、“才貌双绝”、“才貌双全”、“才貌两全”。
【百喙一词】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包揽词讼】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不实之词】浮夸的言辞。
【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词不逮意】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词不达意】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词不悉心】悉:尽,全。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陈词滥调】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谄词令色】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出词吐气】犹谈吐。
【侧词艳曲】侧:不正;艳:艳丽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2。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词华典赡】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词华典瞻】赡:充裕。文章遣词华丽,用典充裕。
【才尽词穷】才;才学;尽、穷:完,没有了。才学用尽,没词了。形容学问肤浅。
【词穷理尽】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词穷理绝】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词穷理极】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词穷理屈】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词清讼简】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词少理畅】词:言词;畅:通行无阻。虽然言辞不多,但说理畅达。
【词无枝叶】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陈言肤词】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出言吐词】犹言谈吐。指说话。
【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词正理直】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大放厥词】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大张其词】张:宣扬。大肆宣扬某种说法。
【浮词曲说】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泛泛其词】泛泛:浮浅,寻常。形容说话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
【繁言蔓词】蔓:蔓延。繁多而头绪纷杂的言词。表示说话、写文章烦琐而不简炼。
【过甚其词】词:话,言词;甚:超过。指话说得过分,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甚其词】指说话故意夸大,脱离事实。
【官样词章】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