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为什么学习成语要有文言意识呢?这是因为多数成语来源于古代汉语的一支——文言。例如,成语“叹为观止”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说的是吴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音乐舞蹈,看到精妙处,不由赞美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后人便用“叹为观止”来赞美事物的尽善尽美。再如,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的干到底。又如成语“日暮途穷”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天晚了,路尽了。比喻无路可走,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了极点。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大多数成语产生的语言背景是文言。所以,我们在学习成语时不能没有文言意识,要从文言的角度去理解成语的意义。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一一加以阐述。
一、成语具有文言实词现象
文言实词有很多是古今异义词,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如成语“苗而不秀”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苗:初生的种子植物;秀:植物抽穗开花。庄稼长了苗,却不吐穗扬花。比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是没成就。也比喻表明看来很好,实际并不如此。如成语“莫可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如成语“矜功自伐”,矜:自高自大;伐:自夸。自以为有功劳而夸耀。如成语“功成名遂”出自《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遂:成功。功绩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成语“文不加点”的“点”是“涂黑改动”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成语“不刊之论”的“刊”是“删除”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刊登”。成语“五谷丰登”,“谷”不是“谷物”,而是一切粮食作物的统称。成语“不足为训”的“训”,不能理解为“教训”,而是“准则”的意思。如成语“危言危行”中的“危”就不能理解为“危险”,而是“正直”的意思。
二、成语具有文言虚词现象
如成语“一蹴而就”,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成语“半途而废”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成语的意思是在半路上停下来。其他如“侧目而视”“同日而语”中的“而”也是修饰关系。成语“引以为戒”,以为:以(之)为,把……当作。把自己或别人犯错误的教训作为鉴戒,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语“动辄得咎”,辄:就。动不动就受到处分或谴责。成语“逃之夭夭”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花。”原来形容桃树十分茂盛,后因“桃”和“逃”同音,人们就用来表示逃跑的意思。这里“之”的意义和用法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成语“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其中“相”的意思是第三人称代词,他。成语“无所不为”的“所”是特殊代词,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三、成语具有使动用法
成语“倾国倾城”出自《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使……倾覆,使动用法。形容妇女容貌极美。如成语“走马观花”,走:使……跑;走马:使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观赏花,当然只是粗略的看一看。如成语“曲突徙薪”,意思是把烟囱改为弯曲的,把堆在灶旁的柴火搬走,“曲”和“徙”都是使动用法。成语“趋之若鹜”,趋,小步快走;趋之,使之趋,使他快走。使他象鸭子一样快走,比喻追逐不正当的事物。“趋”是使动用法。成语“穷形尽相”,使形穷,使相尽,“穷”和“尽”都是使动用法。成语“汗牛充栋”,汗牛:使牛流汗,“汗”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四、成语具有意动用法
如成语“幕天席地”就是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幕”和“席”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成语“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远”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成语“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即不以下问为耻,不认为向比自己学识差、地位低的人请教是可耻的事,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不能反过来。“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成语“师心自用”,师心即以己意为师,不拘守成法,因而“师”是意动用法。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成语“是古非今”即以古为是,以今为非,肯定古代的,否定现代的,“是”和“非”是意动用法。
五、成语具有名词做状语的语言现象
如成语“东张西望”,东:向东;西:向西。两个词语都是名词做方位状语。成语“夜不闭户”,意思是在夜里不关门,也没人来偷东西,形容社会治安良好。“夜”是名词作时间状语。成语“土崩瓦解”,意思是象土地一样崩裂,象瓦一样分解。“土”和“瓦”两个词语都是名词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成语“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海”和“天”都是名词作状语。成语“管窥蠡测”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管”和“蠡”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成语“草行露宿”,在草里行走,在露天下睡,“草”和“露”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其他成语如“鳞次栉比”“星罗棋布”“声名鹊起”“袖手旁观”都有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六、成语具有词类活用现象
成语“火光烛天”,烛:照亮,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火势很大(多指火灾)。成语“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中的“翼”和“胫”的前面用副词“不”来修饰,所以“翼”和“胫”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成语“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华”和“实”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成语“除恶务尽”,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彻底,“恶”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成语“藏污纳垢”,其中“污”和“垢”作动词“藏”和“纳”的宾语,所以“污”和“垢”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七、成语具有文言句式的特点
成语具有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成语“持之以恒”,就是“以恒持之”,长久地坚持下去,成语具有状语后置的句式特点。成语“时不我待”,时间不会再等待我,成语具有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即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成语“夜以继日”就是“以夜继日”,夜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夜”作介词“以”的宾语,提前。在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才是举”中,“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成语还具有省略句的特点。如成语“大发雷霆”是“发雷霆之怒”的省略。成语“车水马龙”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省略缩写。成语“瓜田李下”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省略缩写,意思是走过瓜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4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的省略缩写。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两面三刀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三两两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颠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马九稳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百孔千疮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钧一发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篇一律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死一生
九牛二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为鸡首,无为牛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心一意 ,一石二鸟,二虎相争,三言两语,四通八达,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九归一7a64e59b9ee7ad94364,十全十美.
一败涂地 一览无余 一般见识 一本万利 一表人才 一刻千金、一落千丈、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一石二鸟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二三其德
三人成虎 三令五申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长两短、三妻四妾、三从四德、三心二意、三天两头、三户亡秦、
四平八稳 四面八方 四大皆空
五体投地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五花八门、
六神无主 六根清净
七拚八凑 七情六欲 七窍生烟 七七八八、七手八脚、七颠八倒、
八面威风 八拜之交 八字打开 八面玲珑、
九牛一毛 九九归一 九五之尊 九霄云外
十拿九稳 十年寒窗 十指连心 十羊九牧、十全十美
百尺干头,更进一步、百年好合、百年树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折不挠、百无禁忌、百废具兴、
千钧一发、千虑一失、千挑万选、千门万户、千变万化
万人空巷、万劫不复、万寿无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丢三落四、各有千秋、赤地千里、挂一漏万、流芳百世、气象万千、森罗万象、遗臭万年、鹑衣百结、含笑九泉 耳目一新 两手空空
"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
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
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
乐在骑(其)中--赛马/摩托车广告
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
烧(稍)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
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大石(事)化小,小石(事)化了--治结石病广告
百闻不如一键(见) 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香港有家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是:“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有家洗衣机广告是一句成语改动一字:“闲妻良母”。
音响公司:“一呼四应”、“声东击西”。
饺子铺:“无所不包”。
石灰厂:“白手起家”。
当铺:“当之无愧”。
帽子公司:“衣帽取人”。
观光理发店:“一毛不拔”。
药店:“自讨苦吃”。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11、饭店菜单:鸡“旦”
12、五金店标牌:“扦”座
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
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
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
18、某机场横幅:年“青”
1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0、某食堂菜牌:鱼“园”
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4、眼镜广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2告:一“明”惊人
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11、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
12、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
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15、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16、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18、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19、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20、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1、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23、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24、冰箱广告:制冷鲜锋
25、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
26、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
27、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
28、海鲜广告:领“鲜”一步
29、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
30、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百喙一词】犹言众口一辞。同“7a64e4b893e5b19e333百喙如一”。
【包揽词讼】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不实之词】浮夸的言辞。
【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词不达意】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词不逮意】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词不悉心】悉:尽,全。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陈词滥调】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谄词令色】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出词吐气】犹谈吐。
【侧词艳曲】侧:不正;艳:艳丽。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词华典赡】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词华典瞻】赡:充裕。文章遣词华丽,用典充裕。
【才尽词穷】才;才学;尽、穷:完,没有了。才学用尽,没词了。形容学问肤浅。
【词穷理极】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词穷理尽】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词穷理绝】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词穷理屈】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词清讼简】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词少理畅】词:言词;畅:通行无阻。虽然言辞不多,但说理畅达。
【词无枝叶】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陈言肤词】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出言吐词】犹言谈吐。指说话。
【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词正理直】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大放厥词】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大张其词】张:宣扬。大肆宣扬某种说法。
【浮词曲说】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泛泛其词】泛泛:浮浅,寻常。形容说话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
【繁言蔓词】蔓:蔓延。繁多而头绪纷杂的言词。表示说话、写文章烦琐而不简炼。
【故甚其词】指说话故意夸大,脱离事实。
【过甚其词】词:话,言词;甚:超过。指话说得过分,不符合实际情况。
【官样词章】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甘言媚词】甘言:甜美的语言;媚词:柔美的词句。甜美的语言,柔美的词句。指妇女节对意中人说的体贴温存的话。也指说奉承话,对人献媚。
【各执一词】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含糊其词】含糊:不明确,不清晰。词:话语。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
【借词卸责】借词:找借口;卸:推卸。寻找借口推卸责任。
【绝妙好词】绝:极,最。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夸大其词】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
【空费词说】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慷慨陈词】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同“命辞遣意”。
【理不胜词】说理不能胜过文辞。指文章的用词遣字好,说理则不够畅达。
【懦词怪说】指荒诞无稽之谈。
【丽句清词】华丽清新的辞句。
【念念有词】念念:不停地念诵。旧指迷信的人祈祷时不停地念着口语,以通神灵。现多用来形容人嘟嘟囔囔说个不停。
【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片词只句】指零碎的文字材料。同“片言只字”。
【迫切陈词】迫切:十分急切;陈:叙说。十分急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片语只词】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遣词措意】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强词夺理】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强词夺正】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同“强词夺理”。
【情词悱恻】悱:心里想说却说不出。形容情感言辞凄切悲苦。
【清词妙句】清新绝妙的诗文词句。形容诗词所用的语言清新华美。
【清词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砌词捏控】捏造事实来控告。
【遣词立意】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的用辞立意。
【遣词造句】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遣词造意】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情见乎词】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同“情见乎辞”。
【冗词赘句】冗:繁杂;赘:多馀无用的。指诗文中多馀无用的话。
【诗词歌赋】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饰词矫情】饰:修饰。修饰言辞掩盖真相。
【骚人词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调词架讼】指调唆他人诉讼。
【芜词俚曲】芜词:比喻文辞杂乱;俚:俚俗。形容杂乱粗俗的词曲。
【舞词弄札】犹言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外交词令】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万口一词】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玩弄词藻】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
【虚比浮词】虚比:虚拟的比方。泛泛地讲空话。
【析辨诡词】指巧言邪说。
【兴词构讼】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虚词诡说】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兴词告状】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告状:打官司。写状词打官司。
【行词告状】写状词打官司。
【虚废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虚费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以词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淫词秽语】淫荡猥亵的言词。同“淫词亵语”。
【严词拒绝】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
【严词厉色】色:脸色。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怨词詈语】抱怨与骂人的话语
【淫词媟语】淫:淫秽;媟:狎,轻慢。放荡淫秽、低级趣味的话。
【淫词亵语】淫荡猥亵的言词。亦作“淫词秽语”。
【淫词艳曲】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淫词艳语】淫:淫荡;艳:香艳。淫秽下流的言辞。
【语近词冗】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一面虚词】单方面所说的假话。
【一面之词】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言讷词直】言讷:出言迟钝;直:直率。说话不利索,用词直率。形容说话直率,不善于花言巧语。
【艳曲淫词】香艳的乐曲和淫秽的文辞。
【隐约其词】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亦作“隐约其辞”。
【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只词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属词比事】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枝词蔓说】指繁冗芜杂的言论。
【枝词蔓语】指繁冗芜杂的言辞。亦作“枝辞蔓语”。
【张大其词】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
【众口一词】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造言捏词】捏造虚假的言词。
【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