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长安十二时辰》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细节,觉得剧组好用心呀。
1.平康坊有何特殊之处,能在宵禁时营业?
平康坊大概是唐朝诸坊中最特殊的地方了,它位于朱雀街以东,长安城最繁华的安仁坊以南,东临着“东市”。周围西北方向有隋太师、申国公李穆的府宅,西南处有国子祭酒韦澄的宅子 和孔颖达宅。该坊是唐代籍属教坊的歌妓集中经营、居住之地。长安城诸坊中,它集住宿、娱乐、餐饮于一身,是大唐文人墨客、商旅、朝臣最爱的去处之一。唐朝的宵禁是不准行人在夜间外出,这种情况下,想要歇脚、娱乐的客人便会早早去平康坊待着,宵禁时间直接留宿该坊就好,所以,这也造成了平康坊夜晚也非常热闹的情形。
2.李必的发簪为何是前后插?
唐代道士张万福的《三洞法服科戒文》中描写到:六者洞真,以青为裹,袖领循带,皆就取足,飞青华裙,莲花宝冠。李必的道观叫做上清芙蓉冠,状若莲花,是道门三冠之一,和上清芙蓉冠匹配的束发方式叫做“子午簪”,是当时流行的两种束发方式之一。
3.虚实结合的历史人物。
马亲王善于对已知的史料进行合理的猜想与逻辑推演,以达到一种真真假假虚实难辨的效果,《长安十二时辰》也并不例外,李必、贺知章、元载、姚汝能、王韫秀都是实有其人。前三个自不必多说,都是唐中期赫赫有名的宰相级人物。姚汝能也是唐代官员,但生平事迹均不可考,曾任华阴县尉等职,著有《安禄山事迹》,书中提到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1了张小敬。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不为人知的小细节,也许能从其中找到你们想要的东西。
第一,在第一集中,为什么崔器见到他哥的尸体时泪如雨下,而且要了一张长安大饼子,放入他大哥的头盔中,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有观众吐槽说崔器的泪如雨下是加了流泪滤镜, 我来细说一下这个细节。当时的崔器衣服已经是落汤鸡,全身上下都湿透了,不是泪如雨下而是头上的水滴落下来,大家以为是他的眼泪,其实是水。那是因为他跳渠去追曹破延,没追上后又湿漉漉回靖安司复命。大饼子这个地方看懂的观众估计很多都落泪了,崔六郎为了崔器的军籍问题只能一生都吃流食,在这个地方崔器要来大饼子的深意大家明白了么。
第二,不知道有心的小伙伴是不是和柳林君一样,都注意到了这部剧中的叉手礼,你别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剧中看到叉手礼。以前只在壁画和古画中见到过,另外,这剧对皇上的称呼是圣人,而不是陛下和皇上,也许这就是大家为什么喜欢这部剧的原因所在了。为什么别的古装剧我看不进去,就是因为这些剧对皇上的称呼全是一个样,都是陛下和皇上,衣服也千篇一律,你都不知道是哪个朝代。
第三,这部《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建筑和服装是柳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4林君看过的所有影视中,最为接近我心中那个大唐的一部了,是还原度最高的一部。尤其是女装和小器物的还原,逼真的程度接近百分之九十。
第四,崔器带兵去围剿狼卫那个片段,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兵,躲在墙角,将他的唐刀搁在手臂上,用刀身来照看他身后的狼卫的动向,这个地方太赞,点燃了我的荷尔蒙,这个细节做得太好了。我想说,这才是悬疑剧和探案剧该有的节奏和细节,让看剧的观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有如在看大片。
第五,这一条最重要了。这部剧的每一集,片尾都是不一样的!是的,请一定要关掉自动跳过片尾的设置,否则的话,你就要为错过美到你哭的片尾曲而痛哭了。另外,自动跳过片头也请一定要关掉!这部剧没有片头,我一再提醒大家,每一集的片头都是剧情本身,跳过的话,你会每一集都看得莫名其妙。怪不得很多弹幕里一片声的说看不懂,敢情你们全部自动跳过了片头?
第六,就是第九集中许鹤子那个场景,许多观众大骂崔器,为身在危险中的男主感觉心脏都要停止跳动了,这货居然还在看许鹤子的歌舞表演,气到想打人了。
剧中叉手礼的标准动作是双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及手掌根部,右手五指舒展伸直,是一种表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4示恭敬、尊敬的礼节,执此礼时口中还要唱喏。
最初的时候叉手礼是佛教的一种礼节,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俗世里的礼节。到了宗教尊佛的唐朝,叉手礼也得到盛行。
一般影视剧中的礼节男人是抱拳、女人是万福,很少见到这种叉手礼,乃至很多唐朝时期的影视剧,都是抱拳礼。以至于电视剧一经播出引起了全民大讨论,其实剧中是真实还原了唐朝礼节。叉手礼在汉末魏晋的时候已经出现在史料记载中了。
而出土的唐代陵墓中的壁画上也有人物执叉手礼,并且在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女孝经图》中的人物,也都是执叉手礼,这说明在唐朝叉手礼应当十分普及,很有可能唐朝人在行礼时就是叉手礼。叉手礼不止是盛行于唐,据史料记载,到了宋元时期,叉手礼也是人们在人际交往时的基本礼仪。
在执叉手礼的时候,根据对面人的身份不同执礼的动作也不相同。比如,两个同一阶层的人见面了,随意点的打招呼就是双方都执叉手礼,口中说着问候的话,然后微微颔首。遇到身份高贵的人时,执叉手礼,弯腰低头,同时口中唱喏。若是遇到地位很高的人,那就得下跪执叉手礼,口中唱喏了。
以上这就是叉手礼的来源和讲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