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为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出自于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百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处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在词中,这句词是对他弟弟苏辙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相思---------------
中心思想:本词度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知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如下:
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唐˙孟郊˙婵娟篇: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 元˙沉禧˙一枝花˙天生瑚琏套˙梁州曲:道 腰肢袅娜,体态婵娟。 亦作 婵媛 。
2.美女专、美人。唐˙方干˙赠赵崇侍御诗: 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属婵娟。 或称为 婢娟 。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唐˙刘长卿˙湘妃诗: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为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出自于苏轼的《水调歌头》
皓月:洁白明亮的月亮;婵娟:是形容百美好的女子。皓月婵娟就是形容非常美好的意思。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唐李白《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度,皓月未能寝。”宋柳永《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问,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答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巴金《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婵娟】姿态美好貌。《文选·专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薛综注:“婵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婵蜎”。唐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属冷,月中霜里鬭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