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指桑骂槐”用以比喻明指甲而暗骂乙。
此典出自《红楼梦》第十六回:“咱家所有的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2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贾政寿辰三日,宁荣二府的人丁都来祝寿,场面非常热闹。这时,夏太监骑马来到贾府,直至正厅下马,满脸笑容,走到厅上,南面而立,肃然说道:“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连茶也没有喝,就乘马去了。
贾政等连忙整装入朝。入朝后才知道是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宁荣二府上下内外莫不欢天喜地,惟有宝玉“置若罔闻”(意思是:好像没有听到这个喜讯一样)。只有听说贾琏与黛玉要回来,先遣人来报信,说明日就可到家,宝玉听了才略有些喜意。
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中午,贾琏才把黛玉接到贾府里来。宝玉好好端详了黛玉一番,觉得她比以前出落得越发漂亮了。宝玉将北静王所赠茯苓香串珍重地取出来,想转送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说着便扔还宝玉,宝玉无奈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贾琏见过众人之后,便回自家房中,问及别后家中诸事,又谢凤姐辛苦。凤姐说:“我呀,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作针了’……你是知道的,咱家所有的这些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差强人意”原指还算能振奋人心,后用来表示尚能让人满意。
此典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外乱为患,汉兵讨伐,也是屡zhidao屡失败。当时许多将官见到这种情形,都惊慌失措;光武帝看见他们这么慌张,心里有点动摇。沉思良久,忽然想起了名将吴汉,觉得他还挺有胆略的,于是派人去看看吴内汉的情况如何。不久,那人回来向光武帝回报道:“大司马吴汉,现在正在那里督率容部下修理战具武器!”光武帝考虑了一会,觉得吴汉比那些酒囊饭袋毕竟还是强一些的,不由得赞叹着说:“吴公还是可以振奋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