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①<动>对着;面对。《木兰诗》:“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又:“木兰当户织。”
②<动>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③<介>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④<动>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⑤<动>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⑥<动>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⑦<动>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3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
⑧<形>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
⑨<动>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
⑩<动>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⑾<动>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⑿<副>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⒀<副>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
⒁<副>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
⒂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dàng
①<形>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②<动>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芙蕖》:“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③<动>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当车。”《智取生辰纲》:“你端的不把人当人。”
④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⑤<动>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
⑥<动>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⑦<形>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
⑧<名>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
tǎng
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
【当路】⒈当权。⒉拦路。
上 shàng
①<名>上面;位置在高处的。《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墨池记》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5:“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②<形>等级高的;质量高的;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名>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谋攻》:“上下同欲者胜。”特指君主、帝王。《周亚夫军细柳》:“上自劳累。”《东方朔》:“上伟之。”
④<形>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⑤<动>上升;登上。《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游黄山记》:“十里,上黄泥冈。”
⑥<副>向上。《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赵威后问齐使》:“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⑦<动>献上;送上;呈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上壁。”《狱中杂记》:“狱辞上。中有立决者。”
⑧<动>向上;走向。《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⑨<动>装上;加上。《冯婉贞》:“以枪上刺刀相博击。”
⑩<动>通“尚”。崇尚。《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未,黔首是富。”
shǎng
<名>上声。汉语声调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
【上足】⒈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⒉指骏马。
【上手】⒈技艺高超的人;高手。⒉先例;榜样。⒊先前经手的人。⒋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上的人。
【上头】⒈首位;第一。⒉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娼妓初次接客。
1. 挡路;阻碍通行。《墨子·号令》:“务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逾时不宁,其罪射。”《汉书·沟洫志》:“昔 大禹 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豺狼当路,则麒麟遐遁。” 沈从文 《泥涂》:“铜匠把地下当路的一个破碗捡拾了一下,又想走去。”
2. 路上;路中间。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徵乐呈三十韵》:“坐隅甘对鵩,当路恐遭豺。” 宋 苏舜钦 《独游辋川》诗:“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便追出来,转个弯要进里面,便见这个人在当路站着。”
3. 执政;掌权。《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於 齐 , 管仲 、 晏子 之功可复许乎?” 赵岐 注:“如使夫子得当仕路於 齐 而可以行道, 管夷吾 、 晏婴 之功,宁可复兴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论》:“ 主父偃 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 黄中黄 《孙逸仙》第二章:“戊戌之年, 清国 皇帝容 康有为 之意见,锐意图国政之改革,示反抗之色於当路之守旧派。”
4. 掌握政权的人。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宋 陈亮 《庶弟昭甫墓志铭》:“畴昔之年,当路欲置我於死地,病馀而继以囚系。”《明史·忠义传三·潘宗颜》:“数上书当路言 辽 事,当路不能用。” 鲁迅 《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近来偶尔看见一部石印的《平斋文集》……那指斥当路的口气,就为今人所看不惯7a64e78988e69d83362。”
5. 神名。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 土公 、 飞尸 、 咎魅 、 北君 、 衔聚 、 当路 、 直符 七神,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