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扈(Hù)
扈姓源出有二:
1、源于姒姓,为大禹王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省扈县一带),建立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有责任维护传统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后启。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由于大禹刚死不久,诸侯们对禹的丰功伟大绩还记忆犹新,都愿意出兵助启,所以启就占了优势。双方军队在甘(户县南一带)相遇。交战前,启对部下发布了一篇誓师辞,这就是收在《尚书》中的《甘誓》,其中列举了有扈氏的罪状,并公布了作战计划及赏罚规定。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扈氏后又分为户、鄠二姓,其实扈、户、鄠三字音同字异,实为一姓。户姓由扈字去邑而为户,鄠姓因秦改扈为鄠而成姓。
2、出自鲜卑族三字姓扈地干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后魏代北鲜卑族有三字姓扈地干氏,进入中原之后,改为扈、干两姓。
扈氏祖宗:有扈氏。扈又作户、鄠。相传为夏之诸侯。姒姓,启之庶兄所封。禹传位与启,不服,与启战于甘(今陕西省户县境),战败被灭(《史记·夏本纪》)。其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北。一说禹曾用兵攻伐(《庄子·人间世》)。根据《风俗通》记载,夏朝有扈氏的后代,是以国为氏的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扈氏出自姒姓,是夏时的诸侯,夏时为崇扈,秦时改为雩,国亡后子孙就以国为姓,称为扈氏。而根据《史记》上记载,我国的扈氏家族,是当年与夏启奋战的“有扈”的后裔。有扈是当时的一个国家,位于现在陕西省雩县的北方。他们被夏禹征服之后,就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并且入境随俗,逐渐“以国为氏”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6,而姓了扈。
"盛"作为姓氏读:shèng
一、盛的读音百:shèng,chéng
二、汉字释义:
[ shèng ]
1.兴旺。
2.炽烈。
3.丰富,华美。
4.热烈,规模大。
5.广泛,程度深。
6.深厚。
7.姓。
[ chéng ]
1.把东西放进去。
2.容纳。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皿
五、相关词组:
心盛度、盛放、盛意、盛介、极盛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回
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竖、横折、竖、竖、横
二、词语释义:
1、心盛
心切。
情答绪高。
2、盛放
安放。
3、盛意
盛情;非常浓厚的情意
4、盛介
见“ 盛价 ”。
5、极盛
非常盛大。
读作:[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