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徒子徒孙、
徒有虚名、
徒劳无功、
好色之徒、
名师出高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居徒四壁、
耳食之徒、
徒托空言、
饕餮之徒、
无齿之徒
好色之徒
亡命之徒
好事之徒
饕餮之徒
市井之徒
好色之徒、亡命之7a64e59b9ee7ad94362徒、市井之徒、好事之徒、宵小之徒
一、好色之徒 [ hào sè zhī tú ]
【解释】: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翻译】:我没看到好德;像喜欢美色一样的人啊。
二、亡命之徒 [ wáng mìng zhī tú ]
【解释】: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原来这个凶手是匪军一旅马希山的部下—杨三楞。身强力大,一手好枪法,能喝酒,是个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三、市井之徒 [ shì jǐng zhī tú ]
【解释】: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出自】:春秋.管子《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
【翻译】:做生意必须到市场。
四、好事之徒 [ hào shì zhī tú ]
【解释】: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可是中国真也还有好事之徒,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真茹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
五、宵小之徒 [ xiāo xiǎo zhī tú ]
【解释】:现在泛指坏人。
【出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宵小得志,正士灰心。”
【翻译】:小人得势,正直的人灰心。
【不逞之徒】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8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不法之徒】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不轨之徒】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谗佞之徒】指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斗筲之徒】比喻气量狭小,才识短浅的人。同“斗筲之人”。
【耳食之徒】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
【狐鼠之徒】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好事之徒】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好色之徒】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酒色之徒】指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
【夸辩之徒】夸:浮夸;辩:巧辩。指说话做事不实事求是,爱虚夸强辩的人。
【乞丐之徒】徒:辈。形容乞求恩宠的人。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势物之徒】势物:权势和钱财。指追求名利的人。
【饕餮之徒】比喻贪吃的人。
【无耻之徒】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无赖之徒】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穴处之徒】比喻见识浅陋的人。
【宵小之徒】宵小:旧指盗贼。旧时对盗匪坏人的称谓。
【缨緌之徒】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
【章句之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