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我给你介绍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你就基本清楚了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 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时盘古才放下心来。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 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另有河南桐柏县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在天地没分的时候,天上有个叫盘古的神。这天,他走出南天门,在云彩里游玩。游来游去,面前忽然飘来一个大气包,挡住自己没法再往前游玩了。他一气之下,就用带在身上的斧子把气包砍破。气包一破就往下落。盘古追上去,见是一个大圆疙瘩石头就站上去。他觉着站不稳,就用斧子对准石头砍了些凹凹凸凸的点子。砍罢觉得劳累,就躺下歇息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醒来了,见黑石头上砍的凸凸子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凹凹子成了河,遍地葱绿,比天上还美。他高兴极了,往远处一看,来了个年轻姑娘,朝他喊了声:“盘古!”盘古觉得奇怪,就问:“你是谁呢?”姑娘说“我是老天爷的三妮儿,我父亲见你开天辟地太劳累,一个人又太孤单,叫我来认你当哥哥。”
从这以后,盘古和老天爷的三妮儿成了兄妹。老天爷叫风婆刮了一阵大风,吹掉了他俩身上的仙气,叫他俩忘掉天上的一切,开始了人间生活。盘古兄妹开始赤身露体,浑身没挂一根线,一天,走到水边,看见自己在水影中很丑,正没有办法时,树上落下几片叶子掉在妹妹身上,又飞下几片,护在了盘古身上,妹妹用九叶遮羞,盘古用七叶缠身,都用葛条缠在身上,打这儿盘古兄妹有了衣裳。盘古兄妹在山上走哪儿住哪儿,鸟和兽都护着他俩。夜里,他俩靠着大树睡觉,鸟儿结满技丫遮露水,野兽卧在身边挡风寒。白天,鸟还为盘古兄妹遮太阳,挡雨。
盘古兄妹各推一扇石磨,一个站在东山,一个站在南山。石狮子点了点头,两扇石磨一起滚下山来。石磨钴轱辘辘地滚着,天空起了一道虹。说也怪,这道虹象花带子一样,连接着兄妹二人。
虹一起,他俩的石磨一齐滚到石狮子面前,“卡嚓”一声合在一起,磨盘合拢了,虹散了,地上开满了鲜花。
盘古兄妹高兴极了,一齐跑下山来,跪到石狮子面前,磕磕头,结为夫妻了。石狮子说:“今后,你夫妻二人好好过日子,后人会永远供奉你们。”
盘古兄妹成亲后,先后生了八个儿子,取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八个儿子长大了,盘古叫他们到八方方向去过日子。八个儿子去八方,盘古在中间,一共九个地方,以后划分天下为九州。
八个儿子外出不到一百年,都死了(比起盘古夫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4妇的寿命,一百年也是短命)。盘古很伤心,到处寻找八方儿子的灵魂。
盘古走遍了天涯海角,天南地北,把八个儿子的灵魂全部找回,埋在石狮子山南边。现在,盘古山以南三十里的“八子山”还在,还能分清哪是盘古的大儿、二儿、三儿,一直到第八个儿子的坟头。
盘古埋了儿子后,很伤心,日子孤寥,夫妻俩就捏起泥人。今儿捏,明儿捏,捏了成千上万,晒了满场满院。
盘古把泥人一摆弄,泥人就能走会跑了,妹妹给泥人一吹气,泥巴人就会说话了。又喊爹,又叫妈,盘古夫妻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天,盘古夫妻商量,打算给每个泥人起个名字。泥巴人听盘古的吩咐,一个个从场院里跑出来。有的爬到桃树上,有的爬到梨树上,有的坐在石头上,爬到挑树上的叫桃,爬到梨树上的叫梨,坐在石头上叫石,站在河边上的就叫河......
这些泥人跟着盘古夫妻学了好多本领,盘古夫妻就把泥人的名字当姓,送往各地过日子去了。他们有的到平地种田,有的去深山打猎,有的到河边捉鱼。
年长日久了,盘古生活居住的石狮子山被后人叫作盘古山,山上修盘古庙,塑有盘古像。盘古爷和盘古奶的故事就在各地传开了。
1、鸟名
鸳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
2、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
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
后蜀顾夐《甘州子》词:“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单于,您来看,这是一床合欢被。上面绣着双鸳鸯,里面放着‘长相思’。”
3、 比喻夫妻。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
崔豹的《古今注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4》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
4、喻志同道合的兄弟。
5、比喻贤者。
汉王逸《九思·怨上》:“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文选·曹植<赠王粲>诗》:“树木发青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李善注:“鸳鸯,喻粲也。”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文选》中摘录《苏武李陵赠答诗》中有句为“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骨肉缘枝叶”等诗句,这里是李陵,苏武之间表达友情而赠别的诗。
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鸳鸯
因为远看冠豸山象古代执法官的帽子.冠即帽子,戴帽子.豸是公正的神兽,意指无私.
冠豸山有两国山峰,一个叫单顶,一个叫双顶.爬上顶峰虽然有点累,但是感觉很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