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拼音: [zhì]
百有些地名用字,沿习历史习惯的读法。
字典中对度 zhì有详细解释,但对zhài只有下面的举例:“'豸'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作'zhai',如:冠豸山(该山位于福建龙岩连城知县境内一处4A级景区)”。道
其实,地名用字的读音有的在字典上都查不到,例如:
古诗《鹿柴》版的柴是读“寨”;
山东滕权州的“奋头乡”读作“岗头乡”。
读:[ zhài ]
一、豸[ zhài ]的释义:
[冠豸山]山名,在福建省连城。
无组copy词。
二、豸的另一个读音[ zhì ]的释义:
古书上指没有脚的虫子。[虫豸]旧时对虫子的通称。
组词:虫豸、豸袍、铁豸、跐豸、貏豸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豸,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形。凡豸之属皆从豸。
白话版《说文解字》:豸,长脊野兽,行动悄然而充满杀气,像是随时准备展开猎杀百的样子。所有与豸相关的字,都采用“豸”作边旁。
三、相度关组词:
1、虫豸[chóng zhì]
虫子的通称。
2、豸袍[zhì páo]
古代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
3、铁豸[tiě zhì]
指豸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冠之柱卷系铁铸成,故称。
4、跐豸[cī zhì]
姿态袅娜貌。
5、貏豸[bǐ zhì]
山势连延渐平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