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貂蝉满座diāo chán mǎn zuò
成语解释: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成语出处:《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功薄蝉翼gōng bó chán yì
成语解释: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寒蝉凄切hán chán qī qiè
成语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关于带蝉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关于带蝉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成语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寒蝉仗马hán chán zhàng mǎ
成语解释: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6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黄雀伺蝉huáng què sì chán
成语解释: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金蝉脱壳jīn chán tuō qiào
成语解释: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蝉腹龟肠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春蛙秋蝉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貂蝉满座 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功薄蝉翼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寒蝉仗马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寒蝉凄切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黄雀伺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不能及时发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蛙鸣蝉噪 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蟹匡蝉緌 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1、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2、有关抄“蝉”的成语还有:
噤若寒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仗马寒蝉、蛙鸣蝉噪、黄雀伺蝉、寒蝉僵袭鸟、
蝉衫麟带、蝉吟鹤唳、貂蝉满座、功薄蝉翼、蝉翼为重,千钧为轻、蛙鼓蝉鸣、
蝉喘雷干、蟹匡蝉緌、蝉联蚕绪、寒蝉凄切、今蝉蜕壳、蝉蜕龙变、蝉不知雪、
蝉联往复、春蛙秋蝉百、蝉喘雷乾、蝉脱浊秽、蝉腹龟肠、金蝉脱壳、蝉蜕蛇解、
自同寒蝉
3、成语解释:度
成语:金蝉脱壳 [jīn chán tuō qiào]
释义: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问,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唬得我玉魂销;怎提防笑里刀;……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造句:杨六郎用了~之计,才逃出虎口。
近义词:缓兵之计 远走答高飞
反义词:老树盘根 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