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表示“力量”的词语有:
1、【成语】: 拔山举鼎
【拼音】: bá shān jǔ dǐng
【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举例造句】: 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黑籍冤魂》第一回
2、【成语】: 拔山扛鼎
【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解释】: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举例造句】: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3、【成语】: 软弱无力
【拼音】: ruǎn ruò wú lì
【解释】: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出处】: 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倒是一个女学生给校党委写了一封信,批评了我们思想战线上软弱无能的现象。”
【举例造句】: 她软弱无力地回答我们的问题。
4、【成语】: 力大无比
【拼音】: lì dà wú bǐ
【解释】: 形容力量巨大。
【举例造句】: 项羽是一个力大无比的人。
5、【成语】: 有生力量
【拼音】: yǒu shēng lì liàng
【解释】: 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
【出处】: 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举例造句】: 青年突击队始终紧紧地结合社会的生产,一直保持着生气勃勃的、内容丰富的活动,成为一支推动生产的有生力量。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6、【成语】: 摧枯拉朽
【拼音】: cuī kū lā xiǔ
【解释】: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举例造句】: 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摧枯拉朽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7、【成语】: 力不从心
【拼音】: lì bù cóng xīn
【解释】: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处】: 《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举例造句】: 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5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 ★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8、【成语】: 心有余而力不足
【拼音】: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解释】: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 《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举例造句】: 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9、【成语】: 力可拔山
【拼音】: lì kě bá shān
【解释】: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出处】: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0、【成语】: 力不能支
【拼音】: lì bù néng zhī
【解释】: 力量不能支撑。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举例造句】: 南宫适大战黄元济,未及三十回合,元济非南宫适敌手,力不能支。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
比较常见的如下;【翌日】 yì rì 指第二天.明日,明天.另常见的还有“明日”、“旦日”表示明天
希望可以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1.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 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2.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8强盛,声势浩大。
3.人多势众
[rén duō shì zhòng]
声势力量大。
4.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5.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6.众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7.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ān yáo]
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8.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9.摧枯拉朽
[cuī kū lā xiǔ]
枯、朽:枯草朽木。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10.孔武有力
[kǒng wǔ yǒu lì]
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叱咤喑呜、摧枯拉朽、摧朽拉枯、大气磅礴、倒海移山、倒峡泻河、跌宕昭彰、咄咄逼人、风樯阵马、风行电击、风行电扫、风行雷厉、锋不可当、凤翥龙翔、管弦繁奏、函牛之鼎、韩潮苏海、韩海苏潮、浩然正气、欱野歕山、红旗招展、后拥前驱、狐鸣枭噪、虎虎有生气、回山倒海、见棱见角、剑拔弩张、鲸呿鳌掷、狂风怒吼、拉枯折朽、拉朽摧枯、来势汹汹、理直气壮、柳骨颜筋、龙蛇飞动、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拿云攫石、年少气盛、年盛气强、年壮气锐、年壮气盛、盘空硬语、蟠天际地、旗鼓相望、气冲斗牛、气冲牛斗、气冲志骄、气粗胆壮、气盖山河、气高胆壮、气骄志满、气凌霄汉、气满志骄、气盛言宜、气势磅礴、气势汹汹、气势熏灼、气吞斗牛、气吞河山、气吞虹霓、气吞牛斗、气吞山河、气吞万里、气压山河、气焰熏天、气壮胆粗、气壮理直、秋风扫叶、如火如荼、如荼如火、锐不可当、锐挫气索、锐未可当、杀气腾腾、山奔海立、山高月小、山呼海啸、声势浩大、声势赫奕、声势显赫、声势汹汹、声势烜赫、声势熏灼、声张势厉、盛气临人、盛气凌人、势如破竹、苏海韩潮、唐哉皇哉、堂而皇之、天马行空、吞牛之气、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自肆、汪洋自恣、汪洋恣肆、威武雄壮、舞凤飞龙、下笔风雷、掀雷决电、鲜车怒马、心高气硬、雄辞闳辩、雄伟壮观、虚张声势、熏天赫地、薰天赫地、夭矫不群、摇山振岳、一泻千里、衣冠赫奕、以火止沸、以汤沃沸、意气自得、鹰撮霆击、硬语盘空、郁郁葱葱、云垂海立、云屯席卷、云涌飙发、云涌风飞、遮空蔽日、遮天蔽日、遮天盖日、阵马风樯、峥嵘轩峻、志冲牛斗、助我张目、壮气吞牛、鳌掷鲸呿、鳌掷鲸吞、八面威风、拔地参天、拔地倚天、拔山举鼎、笔底龙蛇、笔力独扛、笔扫千军、笔走龙蛇、避其锐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波澜老成、财大气粗、长江大河、徜徉恣肆、潮鸣电掣、潮鸣电挚、称斤注两、乘酒假气、打凤牢龙、打虎牢龙、蹈厉之志、蹈厉、电闪雷鸣
摧枯拉朽 势无可挡 排山倒海 地震山摇 擎天立地 力大无穷 九牛二虎之力 盘古开天之势 力大无穷 天生神力 力拔山河 雷霆万钧 其力断金 擎天撼地 力大如牛 力透纸背 众志成城 力挽狂澜 自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0一帜 众喣山动 众喣飘山 众喣漂山 众心如城 众心成城 众口熏天 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以强胜弱 移山造海 移山填海 移山跨海 众虎同心 众川赴海 招架不住 众志成城 自力更生 众人拾柴火焰高 自不量力 众口铄金 再衰三竭 载舟覆舟 英声欺人 以强胜弱 移山竭海 移山拔海 羽翼已成 有生力量 用心竭力 因人成事 以弱制强 以弱胜强 余勇可贾 以沫相濡 异军突起 一言九鼎 一臂之力 以卵投石 一木难支 一日千里 以卵击石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席卷八荒 悬河注火 相呴以湿 旋乾转坤 席卷天下 星火燎原 心潮澎湃 相濡以沫 闻风破胆 唯力是视 闻风丧胆 顽廉懦立 无坚不摧 无敌于天下 螳螂奋臂 同心断金 泰山压卵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十夫楺椎 神工鬼力 势均力敌 所向无敌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所向披靡 师直为壮 射石饮羽 绳锯木断 山摇地动 生聚教训 三户亡秦 人强胜天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势众 人众胜天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磬石之固 穷日之力 群威群胆 全力以赴 旗鼓相当 群策群力 驱羊攻虎 起死回生 秋风扫落叶 排山倒海 靡坚不摧 绵里薄材 量时度力 量力而为 力均势敌 两虎相争 雷霆万钧 两虎相斗 燎原烈火 力所能及 量力而行 量才而为 竭尽心力 胫大于股 江翻海沸 九鼎大吕 九牛二虎之力 借风使船 坚不可摧 竭尽全力 金石为开 假力于人 疾风扫秋叶 搅海翻江 坚甲利兵 海沸山摇 海沸山裂 海沸江翻 海沸河翻 海沸波翻 回山转海 河出伏流 回山倒海 回肠荡气 回天之力 呼风唤雨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高材捷足 股肱之力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勾魂摄魄 工力悉敌 高才捷足 翻江搅海 缚鸡之力 覆海移山 伏虎降龙 分化瓦解 分风劈流 翻江倒海 法力无边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地丑力敌 东风压倒西风 德高望重 倒山倾海 倒海翻江 单丝不成线 大显神通 大势所趋 独立自主 鼎足而立 成城断金 初露锋芒 趁虚而入 吹灰之力 不遗馀力 拔山举鼎 百废俱举 不遗余力 不堪一击 并驾齐驱 备多力分 拔山超海 比权量力 哀兵必胜 奥援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