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意思是:阮籍为人放纵不羁。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节选原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1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译文:北海虽然十分遥远,雅浩的宫殿可以联通;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
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
其一为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
其二为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诗词赏析
全文共四个段落:第一段叙事,是个引子;第二段基本上是写景;第三段基本上是抒情;第四段叙事,照应开头。
文章的中心事件是滕王阁宴会,作者用略写的方法,分散在各个段落之中,但文章的重心不是饯宴,而是以写景为铺垫的抒情。全文由地理人文的叙述到良辰美景的描绘,再由美景转到抒情,紧密联系,转换自然。
狂妄放肆,气势汹汹。
读音:[ chāng kuáng ]
出处: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抄三章:“不管敌机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车辆照旧扬着飞尘不绝地驰骋。”
例句:蚜虫实在太猖狂,横钻竖蚀惹人烦,口中无味酸又胀,袭大家共同来反抗!牙膏牙刷打个转,酸胀口臭随之散,口味好来身体棒!祝大家爱牙日快乐!
扩展资料
近义词:猖獗、狂妄
一、猖獗
读音:zd[ chāng jué ]
释义:凶猛而放肆。
出处: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小麻猫》:“小麻猫失掉,隔不一星期光景,老鼠又猖獗了起来。”
二、狂妄
读音:[ kuáng wàng ]
释义:极端的自高自大。
出处:茅盾 《一个女性》六:“大家还给她一点面子,她反倒更加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