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学习文化可以让人明白事理,通情达理。文化知识是传承各种道德传统载体,可以让人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天地自然之道。
文以载道”说的是文章是来传播道理的,能“载道”的“文”才是好“文”。而朱熹之所以批评文以载道,原因是他觉得这句话颠倒了主次关系,道才是主体,文只是工具而已。
文以载道的思想zhidao ,早在战国时《荀子》中已露端倪。汉代的扬雄则进一步提出了作者要遵循自然之道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设有《原道》篇,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文以载道的问题,强调文是用来阐明道的。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都主张文以载道,韩愈重在提倡“古道”,以恢复自魏晋以后中断了的儒家道统;柳宗元比较注重治世之道,从社会需要出发,重在经世致用,比韩愈的道较有进步意义。
周敦颐之后,程颢、程颐将其重道轻文的主张,向更加片面的方向发展,甚至认为“作文害道”,完全把文和道内对立起来。南宋理学家朱熹则把文看作是道的附庸和派生物,他主张文统一于道,认为“道外无物”容,没有离开道而存在的文,文是道的表现形式或反映。这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看,有其合理的内核,但也带着理学家排斥纯文学的偏见。程、朱之后,理学成了儒家的正统,在其后的几百年中,对文道关系的种种意见,便主要表现为宣扬理学与反对理学的斗争。
文以明道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对文学作品中“文”
与“道”关系的知概括说法。文以明道的思想,早在战国
时《荀子》中已露端倪。荀子在《解蔽》、《儒效》、
《正名》等篇中,把“道”看作客观道事物的规律,又把
儒家的“圣人”看作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
的枢纽,因此要求文以明“道”。汉代的扬雄则在《太
玄·玄莹》、《法言·吾子》等篇中,进一步提出了作
者要遵循自然之专道的问题,而最好体现自然之道的,他
认为是儒家的圣人及其经书,所以又把明道与“宗经”、
“徵圣”联系起来。这些初步的明道的思想,给了后来
的刘勰以直接的影响。刘勰在《文心属雕龙》中不仅设有
《原道》篇,而且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文以明道的问题: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原道》篇)。强
调“文”是用来阐明“道”的。
如今结合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来看,“文以载道”讲的实际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探究何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7为其“道”又牵涉人们对世界观的认知问题。所以,所谓学问就是不断的探究不断的解说并不断穷尽其理,这就是造诣——倘如,真理已经水落石出,这样的研究也就索然无味了。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等所为)发展了儒家学说,并充分借鉴了庄老、佛陀的理念,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上帝等),而且它是善的。它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即“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人,还可能迷失在尘世。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这就做到了 “天人合一”“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而实现“无意、无必、无固、无我”的人生至善。
朱熹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更高的境界,成为儒学发展的里程碑,自此700年间一直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朱熹的“学说”被科举奉为宝典——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每个学子必修的教科书——“文以载道”到这时不载是寸步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