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当年阮籍狂 放不 羁,怎么能够效 仿他外出游(和谐)行时,走zd到尽(和谐)头就大声哭泣的行为呢?
这是王勃的诗。王勃所想表达的是:阮籍所 处 之 世是乱(和谐)世,而自己所处是盛(和谐)世,所专以自己应当积极进步,“不坠属青云之志”,而不能像他那样学名士风(和谐)流。
这个是形容词没错。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意思是:当年阮籍,狂放不羁,怎么能够效仿他外出游行时,走到尽头就大声哭泣的行为呢?
意思是:阮籍为人放纵不羁。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节选原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译文:北海虽然十分遥远,雅浩的宫殿可以联通;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
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
其一为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
其二为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诗词赏析
全文共四个段落:第一段叙7a64e58685e5aeb9361事,是个引子;第二段基本上是写景;第三段基本上是抒情;第四段叙事,照应开头。
文章的中心事件是滕王阁宴会,作者用略写的方法,分散在各个段落之中,但文章的重心不是饯宴,而是以写景为铺垫的抒情。全文由地理人文的叙述到良辰美景的描绘,再由美景转到抒情,紧密联系,转换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