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你这上面的很多话出自明史!而明史又是中国古代史中第二不能信的历史,因为明史是出自满清政权的手下,当时为了能够巩固统治,所以开始捏造明代史,甚至出现过明史案,是康熙年间的事情,就因为史官照实说话,而被康熙砍了头的事情明代史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光辉时期,中国最后一位圣人就出在明朝,zhidao他是王阳明,刑罚酷吏也不多,因为受到大明律的制约。皇帝也不是昏庸,不作为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当时版中国出现了一个很恐怖的政治产物,那就是内阁,他分担掉基本所有皇帝的工作。而且这个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雏形!而且皇帝、内阁、大臣之间都不能做主大事,国家大事很多都需要抽签、投票、分包的方式来决定和制定,算是比较民主太监代表的是皇权,他是皇权在民间的体现。如果你翻译下史料,明代太监横行不法的没有一个好下场起义也有、洪武年很多起义,大多是官员的起义,打算推翻这个皇上逼官员造反的时代正德权年间的起义,宁王叛乱,最后被王阳明平叛了成化年间起义,断藤峡之战,苗疆死伤无数万历年间起义,白莲教起义,被迅速镇压,前后不超过100天
明代宦官: 宦官又名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史书又称寺人﹑阉人﹑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宦官本属内廷侍从﹐不能干预政事﹐但其上层分子往往凭借与皇帝朝夕相处的机会﹐博取宠信﹐窃夺权柄﹐广树党羽﹐凌驾百司﹐操纵朝政﹐形成宦官专权局面。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延续时间最长﹑为害最烈的朝代之一。
明代的宦官专权 洪武初年﹐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御外臣冠服﹐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官秩无过四品﹐并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禁令铸成铁牌﹐悬置宫门。此时虽有少数宦官被委任外职﹐但对于宦官的控制还是很严的。燕王朱棣起兵夺取帝位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朱棣以获胜曾得助于宦官﹐故即位后﹐便把他们视为亲信﹑畀以重任﹐先后派李兴使暹罗(今泰国)﹐郑和下西洋﹐侯显使西域﹐王安等督军营﹐马靖巡视甘肃。永乐十八年(1420)﹐又在锦衣卫之外增置东厂﹐委宦官主持﹐专门侦伺臣民(见厂卫)﹐宦官开始取得出使﹑专征﹑监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61军﹑分镇以及刺探臣民隐情等大权﹐为后来的宦官专权提供了条件。
明朝的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的王振。明英宗朱祁镇九岁即位﹐王振以少侍于东宫而得宠﹐执掌司礼监。正统七年(1442)后﹐权势益炽﹐跋扈不可制﹐甚至盗毁朱元璋所立禁宦官预政的铁牌。英宗无事不从王振﹐呼振为“先生”。公侯勋戚尊振为“翁父”﹐对其不满﹑不敬者﹐或下狱至死﹐或谪戌边地﹔趋炎附势者均得高升﹐荫及子侄。王振之祸﹐直至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才告结束。英宗复位(见夺门之变)后﹐王振党羽曹吉祥多次出镇﹑监军﹐蓄有私人武装﹐因与石亨等拥英宗复位有功﹐迁司礼监﹐总督三大营﹐气焰益张﹐朝野侧目。但天顺五年(1461)因谋夺帝位被杀。
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增设西厂﹐宦官汪直为提督﹐权势居东厂之上﹐屡兴大狱﹐得专刑杀﹐致使士大夫﹑商贾﹑庶民不安。大学士商辂因劾直被罢﹐九卿被罢者达数十人。以至天下臣民但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至成化十七年后其势渐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