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成语】: 狼狈不堪
【拼音】: láng bèi bù kān
【解释】: 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出处】: 《三国志·蜀志·马超抄传》:“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举例造句】: 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袭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拼音代码】: lbbk
【近义词】: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反义词】: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歇后语】:
【灯谜】: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窘态
【英文】: like a drowned mouse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骗杀西凉刺史马腾,马腾的儿子马zd超率军为父报仇,被曹操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马超与韩遂。马超杀死凉州刺史韦康自立为“征西将军”,韦康的部下联合曹操进攻马超,让马超腹背受敌,十分狼狈,只好投奔刘备
井井有条
清明节的折柳、戴柳的习俗,后来就演化为把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出于此),这也是清明节植树的起源
1.黔驴技穷
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最后发现毛驴只会蹄踢,于是就跳上去饱餐了一顿。
2.安步当车
战国时期,齐国贤士颜触奉齐宣王之命入宫见驾,齐宣王态度非常傲慢,引起颜触的不满,双方在殿上就仰慕权势与礼贤下士、国君与贤士的作用大辩,齐宣王理亏认输,想留用颜触,颜触拒绝说:“我喜欢自由,喜欢慢步像乘车一样。”
3.鞭长不及
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6.龙生九子
传说东海龙王生了九个儿子,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大儿子囚牛喜欢音乐,老二虫睚眦嗜好攻杀,老三嘲风喜欢探险,老四蒲牢喜爱鸣叫,老五狻猊好坐,老六霸下喜爱负重,老七狴犴喜好诉讼,老八赑屃好文,老九虫吻好吞
7.梁上君子
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0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
8.人面桃花
唐朝节度使崔护年轻时进京赶考落第,清明节去长安城南郊游,在一桃花盛开的庄园内见到一漂亮女子含情脉脉,彼此眉目传情。第二年清明再访,见不到该女。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9.青出于蓝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10.先声夺人
东汉末年,地方官吏割据一方,曹操、孙权、刘表、袁绍等积极扩充自己的地盘。刘备也不甘示弱,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引起了张飞、关羽的不满。刘备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你们不必再说了。
1、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寒食,指寒食节。元宵,指元宵节。全句比喻天天都像过节一样,生活豪奢,无节制的寻欢作乐。
2、井井有条
清明节的折柳、戴柳的习俗,后来就演化为把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出于此),这也是清明节植树的起源
3、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这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贞元十二年进士,官岭南节度使。《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关于他作此诗的故事:崔护在中进士前的某年清明节,独游长安城南,看见一座桃花盛开的农庄,他上前去叩庄院的大门,想要讨杯水酒来解渴。出乎意料的,一位姿色非凡、艳如桃花的女子开门接待。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情不自禁地前往寻访那位女子。桃花依旧,但大门深锁,芳踪杳然。崔护失望之余,在门扉题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记那位姿色非凡的女子。后来「人面桃花」演变为成语,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外,也被用来形容景色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伤。
4、大力将军
查伊璜是浙江人,清明节去野寺饮酒,见殿前有个古钟,能装两石多的东西,可是古钟上下土痕手迹,俨然是新近留下来的。从下面向里窥视,见里面有个竹筐,不知装的是什么。让几个人帮忙,想掀开古钟来看看,却无法移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9动一点。伊璜更加惊讶,决定慢慢喝酒等着;不一会,有个乞儿进来,带着要来的食物。只见他用一只手提起古钟,一只手把食物放进筐内。放完了合上古钟离去,不久乞儿又来,从古钟下探取食物。吃完了再探,轻松的如同打开箱子。大家都很惊讶。伊璜问:“你这样有本事,为什么要行乞呢?”回答说:“我吃的多,没有人雇我。” 伊璜劝他去投军,乞儿担心没有门路。伊璜于是带他回家,给他饱饭吃,估计他可以吃五六人的饭。给他换了衣服鞋袜,送他五十金打发他走了。
十几年后,查伊璜有个子侄在闽南当县令,忽然有个叫吴六一的将军前来拜见。攀谈间,问:“伊璜先生是你何人?”回答说:“是我叔父。他与将军有旧吗?”说:“是我的老师。一别十年了,很是想念。希望能见上一面。”那个子侄胡乱答应了,但私下想:叔父是名贤,怎么会有武家弟子?不久伊璜来了,告诉了他,伊璜也是茫然没有记忆。因为对方问讯的很殷勤,于是前去拜会。将军疾出,到大门外来迎接。伊璜仔细看,素昧平生,怀疑将军搞错了。但是将军态度越发恭敬,打发走了别的客人,连请伊璜进了三四重门,看见有女子往来,知道是私宅,伊璜止步。将军作揖,请伊璜登堂就座。有人捧来朝服,将军遽起更衣,伊璜不知他要干什么。数人将伊璜按在座位上,将军以参见父君的大礼向他朝拜。伊璜大惊,更加不解。将军换了便服,陪了坐下,笑道:“先生不记得那个举钟的乞儿了吗?”
后来查伊璜在修史一案(清朝初年的一场文字狱)中受株连,被收监,最终能够得以幸免,都是因为将军出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