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退休的历史资料-古代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官臣退休待遇最好

退休的历史资料-古代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官臣退休待遇最好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在古代还有退休的吗?只有自己跑回去的,俗称告老还乡。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曰:“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何谓退休?依古代而言,即是辞官于朝,赋闲于家,颐养晚年之意。需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退休”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退休起于何时尚难查考。但到周朝,随着奴隶制官僚制度的完善,与之配套的各级官吏的退休年龄和善后问题已纳入行政管理的范围。关于退休年龄,《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又说:“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为何规定退休年龄为七十?一句话,人至七十,老而衰,不便在官场趋走办事了。
关于官吏退休后的待遇。首先称谓有别,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曰“庶老”。其次是待遇不同。周公致政成王后,成王使居洛邑,享受最高的礼遇。《周礼·王制》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周代退休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削除了官吏终身制,保持了统治政权的生气。官吏退休后,国家为保证其特权,令其按级领取俸禄,使退职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又使在职者无后顾之忧。它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周代已开始奠定以后数千年退休制度的基础。周以后的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了周代的退休制度,不过在形式上各有差异。 汉兴,官员欲致仕,须申请,说明缘由。致仕有两种:一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卑称“乞骸骨”。但官员致仕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愤而致仕者。第二,退而复用者。第三,劝留。第四,致仕年龄无定制。以上几点,均以利于皇权为前提,反映了汉官致仕自愿但不自由的趋向。
到了唐朝,随着阶级基础的扩大,退休制度作为官僚制度的一部分,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特点是:致仕年龄较灵活。若精旺力盛,胜任职守,亦可缓退;致仕手续简便,只要造册上报即可;对致仕官员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很有人情味;致仕官享受优厚待遇。首先在政治上,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事决策。其次在经济上,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受皇帝特恩,可全薪退休。六品以下,则赐口分田养老。另外,高官致仕,允留一子领薪侍养。总之,唐朝在退休制度上,其政策规定较汉要完备得多。 明清之际,统治阶级对退休制度十分重视。关于退休年龄,洪武元年(1368年)规定:“凡内外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其有特旨选用者,不拘此例。”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一句话,武官官职愈低,退休愈早。明清以后,破除古制,将退休年龄提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65前十年以上,且带有强制性,是明清两代高度集权政治所致,客观上也比较合乎实际。故六十岁退休,相沿至今。
关于退休后的待遇,一是政治上,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现职任满三年而无大过者,可升一等致仕。明中叶改为升一级或二级,而后致仕,若有过而不称职者,以原级致仕。致仕官在礼仪上受尊重,在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该品的礼遇。二是退休金,明初规定,致仕官食原俸,旋取消。后又规定致仕官一般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清朝,基本维系明制。


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在2030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
2010年9月,关于“是否应该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起因是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
2013年11月20日下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国新办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将采用“渐进式”。
2014年3月9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会在2020年前,将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推出来,此方案是渐进式的退休年龄办法。
2014年3月9日上午,列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20年前推出。此外,针对高考改革、治污等社会热点问题,相关人员对记者提问进行了回答。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报告建议,延迟退休可分“两步走”: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按照此前人社部给出的时间表,该方案将在2016年向公众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出台。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包括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目前,我们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建国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下降到了3:1。“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认为,上海一个女性能活到85岁,如果55岁退休,后面要领30年养老金。如果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增加下一代人的负担,这从代际公平上说不太好。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 论调一:中国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中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且在很多岗位上也需要这些有经验的老人继续发光发热。
论调二:为养老保险基金“卸包袱”。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如果把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到60岁。则多收5年养老保险,少发5年养老金。养老并轨后,我国更面临万亿成本的缺口,延迟退休尤显得必要和紧迫。显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主因在于缓解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延迟退休有助于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养老压力从养老金诞生那天开始,就伴随着空帐。根据如今最新的数据,中国如今的养老金空帐大约为1.3万亿元。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继续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也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
在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杨宜勇说,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退休年龄延长是一个早晚的事情。“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社会政策不能是刚性的,如果死守着老龄化60这个点,可能会出问题。杨宜勇同时认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不是说一下子延长,是每年增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不是说一下子从60岁延长到65岁,那不行,这个社会就乱了。而是比如说,从2013年开始,退休的就是60加1个月,后年就是60加2个月,这样温和地延长。”
而官员和专家大多希望延迟退休,因为这对他们最有利。延迟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权力利益。按现在的退休年龄,一般官员到了60岁就得退,很多人都不适应这种退休后手中无权的落寞感,延迟退休则延长了他们的政治生命。专家也是如此,大学和科研院所多已高度行政化,是官场的翻版,退休的院长和教授自然比不上在位的。相对于多工作几年的权力利益,少拿几年养老金算不了什么。
论调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有委员建议尽快推迟退休年龄,以解决企业员工退休金的问题。对此,有委员说,从身体状况和平均寿命来看,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 论调一:这会增加就业压力,在腾讯网相关新闻的回帖中,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表示反对,而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就业问题。
论调二:这对中低收入劳动者不公平,在热门回帖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其实如今人的压力很大,中低层工作者的工资往往除了扣除社保金及所纳税金,拿到手中的实际工资,所剩不多,这所剩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生活、还房贷、供养老人以及教育子女等等,其实真的应该考虑把人员的退休年龄提前10年,女性45岁,男性50岁,这是最好的抉择”。而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就业,就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拿退休金,政策一旦调整,他们无疑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论调三:“有命交社保,没命拿社保。”200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因此,假若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的话,那么平均下来就只能拿8年的养老金,而此前,已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因此也让许多人大呼不公平。
目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如今已经实行了并轨),不用个人交一分钱,退休时养老金却是前者的3倍。这种不公平成为e68a84e799bee5baa6365目前人们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就意味着企业又要多缴五年费用,这样的负担实在太重。而许多企业已经都无力缴费,乃至逃费,使得“逃费率”逐年上升。
反对者最普遍的理由是“在工作岗位撑不到65岁”(59.6%);同时,“可能成为部分权力阶层继续保有权力的借口”(52.4%)也成为反对者的第二大隐忧。其次,给青年人就业带来压力、想尽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都成为反对的主要因素。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工作没有权力利益,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却又赶上了延迟退休,自然心生不满。 ‘
论调四:70岁,古稀之年,说“身体还好”,最多就是身板还硬朗,无啥大病。但若说可比50岁的人,恐怕过于夸张,毕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是73岁左右。所以,延迟退休若是拿公众的年龄和身体“说事”,显失偏颇。



宋朝被誉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不光当官时候的待遇让人羡慕,退休后的zd待遇也是历朝最好的。
宋仁宗时规定,只要你是我大宋朝的官员,不管你品级多少,只要到了70岁,退休后的待遇不变,你当官时候拿多少工资,退休后就继续拿多少养老金。到了宋神宗时,比他爷爷宋仁宗更进一步,不光经济待遇不变,你的政治待遇也可以继续留着,甚至你的子孙还能荫补官职。到宋真宗时,朝廷不堪重负,“锐意改革”,官员退休后拿半薪,但往往又给他们安排一个名誉职务,领名誉职务的全薪,可见宋朝皇帝真是仁慈到家了,再穷不能穷干部。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关于元旦的诗 关于元旦的古诗 关于新年的古诗句 关于元旦的诗歌 发音有yi和jia的成语 以“家”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带有jia 字音的成语 请大家帮我看一下这个是什么四字成语 女方携带儿子两年不回家离婚儿子判给谁 女方提出离婚而男方不同意应如何处理 结婚2年多了俩人离婚2岁多的孩子会判给男方还是女方 婚姻法是怎么规定离婚夫妻孩子的归属的? 赞美文学的诗词 古诗词文学常识 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于文学的古诗词 表示看的词语有哪些 退休的历史资料 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什么拳王没被打败过直到退休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退休待遇最好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为什么林黛玉会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一句话...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是什么意思 解释一...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是什么意思? 《诗经》中的成语精选,平凡却又灼灼生辉 生辉是什么意思??? 煜煜生辉和熠熠生辉含义有什么区别 “煜煜生辉”和“熠熠生辉”的含义有什么区别?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破产的原因? 导致企业破产的原因 企业申请破产的原因有哪些 企业破产的原因有哪些 带有晋字的成语 带有晋字的成语有哪些 求带“晋”字的成语 晋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无不的成语有哪些 有力无孔这个成语有吗 无什么不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什么无什么的成语 何乐而不为的为是什么意思 何乐而不为是什么意思?谢谢 何乐而不为之是什么意思? 何乐而不为之什么意思 倾什么而什么打一成语 什么什么什么倾的成语 倾什么而什么成语 倾什么倒什么成语 朝和夕成语有哪些 疯狂猜成语2朝和夕字什么成语 朝和夕答案 第一个是朝最后一个是夕有哪些成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