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饨念tún或tun,馄饨汉语拼音是hún tún或者hún tun轻声,在山东话中,馄饨念hún dùn。
在广东因“馄饨”二字较为少百见,从前的人知识水平又有限,故俗写作同音的“云吞”(粤语),英语“wonton”即源自广东话。
相关字度义:
饨:
1、亦作“餫饨”。一种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
2、指馒头。
3、用来渡水的浮知囊。
扩展资料
屯”意为“卷曲”、“包裹”。“食”与“屯”联合起来表示“一种用薄面皮把馅儿包裹起来的食物”。本义:用道薄皮包馅儿做成的食物。
相关词汇:
1.馄饨: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回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2.鸭馄饨:
南方食品名。实际为未孵化成功的鸭蛋,通俗称作答“喜蛋”,农村亦作“哺退蛋”。
3.贼馄饨:
读音zéi hún tun,詈词,骂人糊涂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馄饨
你没念错,山东方言就念hún dùn,普通话是hún tun 轻声
简单的说就是dun是方言,tun是学名。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都给出了“饨”的百注音是【tún】,同时又注明“馄饨”应读【hún tun】。
饨[ tún ]
部首:饣
笔画:7
饨的笔顺:撇、横撇/横钩、竖提、横、竖折/竖弯、竖、竖弯钩度
基本解释
〔馄饨〕一种煮熟连汤吃的食品,用薄面片包上馅做成(“饨”读轻声)。
相关词汇: 断饨 、馄饨问 、鸭馄饨、 吃馄饨、 贼馄饨 、皮馄饨 、主心馄饨 、朝天馄饨等。
扩展资料
馄饨的称呼
【北京】中答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
【四川】俗称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抄手”有“牵起你的手”之意)
【重庆】重庆称抄手,重庆东北部的开州区、万州、云阳等地称包面。
【湖北专】有人也称为水饺(武汉地区称呼)、包面(湖北其他地区称呼)。
【安徽】皖南称为“包袱”。
【江西】俗称清汤,也有地方称为包面和云吞。
【广东】因“馄饨”二字较为少见,从前的人知识水平又有限,故俗写作同音的“云吞”(粤语),英语“wonton”即属源自广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