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成语】:撒科打诨
【拼音copy】:sā kē dǎ hùn
【解释】:穿插在戏曲表百演中,使观众发笑的动作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言度语、动作。
【成语】:撒泼行问凶
【拼音】:sā pō xíng xiōng
【解释】:放刁逞蛮,打人以答至杀人。
一、撤字成语非常至少,只有两个确定常见的。
二、具体:
撤根到底 [ chè gēn dào dǐ ] 基本释义 挖根揭底。
撤殿营居 [ chè diàn yíng jū ] 基本释义 比喻生活节俭。出自《旧唐书·魏征传》
扩展资料
撤,汉字,拼音:chè,形声字,本字为“彻”,从彳,从育,从攴。甲骨文从鬲,从又,本义为撤除餐具,鬲即食器,又即手。籀文(即大篆,先秦文字)加彳,意为离开、贯通等,小篆(秦始皇“书同文”之后的篆文)加手另造“撤”,意为撤去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8、消除、撤退等。
撤chè
【动】
(形声。从手,(chè)声。本义:撤去)
同本义〖remove〗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撤酒席;撤火(撤去炉火);撤帘(帝制时代,由太后代天子执政,叫垂帘。还政天子,称撤帘);撤案(撤去餐具)
除去〖dismantle〗。如:撤点(撤消手工业和商业网点);撤毁,撤坏(拆毁)
解雇;免职〖dismiss〗。如:撤调(撤职调离);撤免(撤消;免去)
撤回,使退出〖withdraw〗
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清·邵长蘅《青门剩稿·阎典史传》
又如:撤备(撤去守备的军队);撤警(撤去警备的军队)
减少〖reduce〗。如:撤味儿;把火撤小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撤)
形容军队溃败逃窜:辙,故逐之;靡辙乱旗靡zhé luàn qí mǐ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车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意思。车辙错乱:倒下,旗子倒下
撤根到底
基本解释:1.挖根揭底。
词语分开解释:到底 : 1.直到尽头。 2.始终;从头到尾。 3.毕竟;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