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多层砖砌体建筑,每层的百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砖砌体全高小于度或等于lom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问lomm,砖砌体全高大答于lo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有明显偏斜或截面积缺损的砖柱、砖墙内应重点检测,其余容部分随机抽查。
特级 ≤0.05 ≤0.3 特高精度要求的复特种精密工程和重要科研项目变形观测
一级 ≤0.15 ≤1.0 高精度要求的大型建筑物和科研制项目变形观测
二级 ≤0.50 ≤3.0 中等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和科研项目变形观测zhidao;重要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
三级 ≤1.50 ≤10.0 低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变形观测;一般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
第一,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
第二,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34前后视距≤30m;
第三,前后视距差≤1.0m;
第四,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第五,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在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扩展资料
根据编制的沉降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层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比较观测结果,若同一观测点间的高差不超过±0.5mm时,即可认为首次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在施工打桩、基坑开挖以及基础完工后,上部不断加层的阶段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记载每次观测的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出)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每周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现变化量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据,同时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降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