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高抬明镜、乐昌破镜、目光如镜、盲者得镜、磨百砖成镜。
没有这样的成语,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图片中的第三个:
成语:火冒三丈(利用谐音的原理)
【拼音】:制huǒ màzdo sān zhàng
【释义】: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章太炎以自己惨淡经营《民报》多年,一旦复刑,竟被摈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例句】:你太爱发脾气;动不动~;这样怎么能搞好同志关系;干好社会工作?
1、车无退表、[ chē wú tuì biǎo ]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出自】:《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2、车殆马烦、[ chē dài mǎ fán ]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出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3、车马辐辏、[chē mǎ fú còu] 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8指车马集聚拥挤。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4、车量斗数、[chē liàng dòu shù] 形容巨量。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一回:“这真是千年万载的名誉,车量斗数的功德,为甚麽倒无人肯做呢?”
5、车轨共文、[ chē guǐ gòng wén ] 车同轨,书同文。指统一。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表》之三:“昔 南楚 偏君, 鄢 郢 小政,执珪柱国,尚不轻授,况车轨共文,四溟同宅。”参见“ 书同文,车同轨 ”。
6、车烦马毙、[ chē fán mǎ bì ] 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出自】:明·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黄河东逝,车烦马毙,前驱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7、车辙马迹、[ chē zhé mǎ jì ]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8、车尘马迹、[ chē chén mǎ jì ]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出自】:宋·朱熹《卧龙庵记》:“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
没有“车”字在前“图”字在后的成语,“车”开头的成语有:车水马龙、车殆马烦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1、车无退表、车载船满、车马辐辏、
一、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
1、释义
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
⑵、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出处
南唐·李煜《望江南》词:“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似龙。”
3、造句
大路上车水马龙,人们忙着把丰收的果实运往城市。
二、车殆马烦[ chē dài mǎ fán ]
1、释义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2
、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3、造句
至黄昏乃归,车殆马烦,不胜困惫。
三、车无退表[ chē wú tuì biǎo ]
1、释义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2、出处
《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3、造句
车无退表,鼓无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