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你好,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怒发冲冠,火冒三丈,气冲牛斗。
1、怒火中烧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愤怒的情绪非常激烈。
出 处
宋·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晌空。”
例 句
听到那淫妇口出恶语,宋江气得~,提刀上前,一刀结果了她的性命。
2、怒不可遏 [ nù bù kě è ]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 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例 句
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65命志士~。
3、怒发冲冠 [ nù fà chōng guān ]
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例 句
战士们看到班长牺牲了,一个个~,发誓为班长报仇。
4、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形容怒气特别大。
出 处
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章太炎以自己惨淡经营《民报》多年,一旦复刑,竟被摈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例 句
你太爱发脾气,动不动~,这样怎么能搞好同志关系,干好社会工作?
5、雷霆之怒 [ léi tíng zhī nù ]
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 处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例 句
主公暂息~,这牛皋是一员勇将,乃是岳飞的结义兄弟也。
形容很生气的成语有:怒发冲冠、怒不可遏、恼羞成怒、疾言厉色、令人发指。
1、怒发冲冠[nù fà chōng guān]: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怒不可遏[nù bù kě è]:遏:止。 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3、恼羞成怒[nǎo xiū ché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5ng nù]:因又恼又羞而大发脾气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知道王协台有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4、疾言厉色[jí yán lì sè]: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5、令人发指[lìng rén fà zhǐ]: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怒发冲冠、怒火中烧、暴跳如雷、七窍生烟、义愤填膺、天怒人怨、气百势汹汹、气急败坏、咬牙切齿、切齿痛恨、金刚怒度目、忿然作色、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目而视、怒形于色、怒气冲冲恼羞成怒版 恼羞成怒 火冒三丈 七窍生烟 怒发冲冠 暴跳如雷 咬牙切齿 气急败坏 怒目权相视 横眉怒目 勃然大悟 大发雷霆 恼羞成怒 怒发冲冠、大发雷怒不可遏 满腔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