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l—):脊骨。③瘳(ch&<41;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惧而谋诸医(谋划)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首有百指
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22.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19.A C(4分,各2分) 20.A B(4分,各2分)
21.①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
②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4分,各2分。有错误酌扣)
22.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错酌情扣分)
翻译:
浦阳县有位青年名郑仲辨,他的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精神充沛,从来没有生过病!有一天,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个疹斑,肿起来像米粒一般大,郑君疑惧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得人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头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头,都被它牵引得疼痛起来,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66好象割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背脊骨没有不受痛的。郑君心中害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虽然病在指头上,其实成了影响全身的病了,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不到三个月不能治瘾。一天治得好,用药草才可。用艾草就可以了!过十天要治得好,用药草才可。到成了重病时,甚至会蔓延到肝脏、横隔膜,不然也可能有一只手臂残废。除非能从内部治它,否则病势不会停止,不设法从外面来治疗,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君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敷有效的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就好了,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为细微,隐而不显的地方,最后成为莫大的祸患。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可是最后会变成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当初发生,容易处理时,往往吝惜些微的精力,轻忽它而不加顾虑,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很长的时间,用尽了脑筋,精疲力竭,才仅仅能把这祸患克服。天下事,像这拇指的,可太多了!我们可以说,一般人能知道的事,一般人自然能处理,在情势上看来虽然危急,却不值得过于惧怕;只有那些发生在一般人不会去担忧的事情上,起初是隐藏着而看不到的,一般人以开玩笑的态度处理它、轻忽它。这就是君子们所深深戒惧的。
从前天下的情形,有像郑先生的身体一样的强壮无病痛吗?爱天下的人,能像郑先生那样爱惜他的身子吗?可是足以成为天下的大患的,何止于像长在郑先生手上的疮痏呢?郑先生对拇指上的疮痏不敢忽视它,只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因而几乎形成大病。何况一般人对问题,总是以非常疏忽态度来看待它,又加上国家久经战乱,民力疲困之后,一般官吏残害剥削百姓,更加速问题的恶化,此种事情加速祸害的形成是非常严重的!侥幸问题还没发生,就认为不必忧虑而不知畏惧,这真能算得上是聪明的做法吗?
我才能低下,不敢筹谋治国大计,而郑先生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居平民的人。左传不是这样说吗?:「三折肱而成良医。」(一个人曾三次折断手臂,接受那么多的医疗经验,经验有了,自己也就成为疗伤的良手了。)郑先生以后如果居官的话就应该以「拇病」的例子来作借镜。
果:真,实,的确,事实存在。(形容词)
有:存在。(判断动词)
其:如此,这样,这般。虚词,根据整句推测“其”在这里的意思。
通:途径,道路。(名词)
看得懂意思,却翻译不准确实际上你看完zhidao以后似懂非懂
但是写出来的翻译与标准答案有出入,这说明你并没有看懂
是不是这种情况?
如果是的话,给你方案:百度搜索高考历年文言文阅读
其实大部分都是人物传记,每天逐字翻译。准备个笔记本,一内个字认不得的意思就写上去并且留白,下次其他文章不会,把其他文章的例句也抄上去。
还有文言文里头有大量的句式,结构,固定搭配。有的时候容,就是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也不知道如何翻译,那就可能是这种情况,去问老师就好了
条
释义 tiáo
①<名>枝条;树枝。《与朱元思书》:“疏~交映,有时见日。”
②<名>条理。《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贯,靡不毕见。”
③<名>条款;项目。《战国策?秦策》:“科~既备,民多伪态。”
④<动>通达;通畅。《汉抄书?礼乐志》:“声气远~。”
⑤<量>多指长形的物体或列的条项。《旧唐书?刑法志》:“约法为二十~。”【又】指人的性命。《陈州粜米》:“兀的不送了我这~老命。”
教
释义 jiào
①<名>教化;教育。《礼祀?学记》:“百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然后知困。”
②<动>教导;教诲。《师说》:“爱其子,择师而~之。”【又】<名>教诲;指教。《荆度轲刺秦王》:“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
③<动>指示;指点。《促织》:“得无~我猎虫所耶?”
jiāo
①<动>教授;传授知识技能。《孔雀东南飞》:“十三~汝织,十四能裁衣。”
②<动>使;令;让。《琵琶行》:“曲罢曾~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胡马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