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
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
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
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扩展资料:
趁火打劫计,三十六计第五计。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引申到军事上,就是敌人陷入困境,我方就应该趁虚而入,这是强势一方打击弱势一方的有利时机。
趁火打劫案例: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9
《西游记》有一章叫《祸起观音院》,讲述的是唐僧取经,来到一个观音院,主持是金池长老,看上了唐僧的袈裟,就想夺过来,然后就在晚上派弟子把寺庙给烧了。
孙悟空去天上请来神仙帮助,保护自己谁的屋子没有着火,其他屋子都烧了,当然,金池长老自己也死了,但是袈裟却不见了。
而这个袈裟是观音给的是不会被火烧掉的,但是为什么会不见了呢?原来,在观音寺后面有一个黑风洞,里面住着一个黑熊怪,这个黑熊怪和金池长老的关系很好,他知道金池长老藏了很多宝贝。于是就趁着寺庙着火,想着进去抢一把,结果袈裟就被偷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趁火打劫
典故: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名称】趁火打劫
【拼音】chèn huǒ百 dǎ jié
【解释】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度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问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答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回经转山洞而去。答”
【事例】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的流氓早已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