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
1、立志
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7a64e78988e69d83339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功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功夫"。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做佳养功夫。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
2、主敬
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
第一,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
第二,所谓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畏","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
第三,所谓主敬,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敬是始终一事"。
朱熹是十分重视主敬的工夫的,认为这是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贯穿在整个佳养过程的始终的,所以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有人间:"敬何以用工"?怎样做敬的工夫呢?他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是一句很扼要的话。
所谓"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内无妄思",是潜伏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控制;"外无妄动",是显著的外在身体动作的支配。只要能支配身体的动作,便能影响内心和生活;反之亦然。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内无妄思,便自然外无妄动。他把这叫做"内外夹持"。他的这种主张,是和他的中华民族主义世界观及人性论分不开的。他的主敬修
养,也吸取了佛教"入定"的因素。他反对不要名教的宗教,却把名教中含有的宗教的禁欲主义因素在禁锢人们的心灵上,这表现了他的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3、存养
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从"性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注意把无有不差的"心"存养起来,要收敛其身心,使精神常集中在这里,而勿便失忘。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焦时方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彻,遇事自然迎刃
而解,皆无许多病痛"。所谓"存心、养心",是专指心而言。从另一面说,就是不要失忘此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学者为学,未间其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想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所以,有时他把存养和穷理联系起来:"学者须是培养。今不作培养功夫,如何穷得理。
4、古察
朱熹认为,"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正当于平分界处理会"。因此,一方面对天理来说,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另一方面对人欲来说,他提出"省察"的工夫。他同意他的学生的看法:"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涵养对省察可以起推进作用,"至于涵养愈熟,则省察愈精矣"。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所谓"省察"的工夫,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和。己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
朱熹的"省察"工夫,即"求放心"的工夫。他认为不良环境及一切物欲蒙蔽以至于使精神昏味,本然的善心丧亡,"道心"主宰、支配不了"人心","人心"却要主宰、支配"道心"。"省察"的工夫,即是随时清醒、谨慎从事,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抑掉,而且更要窒息这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任何的萌芽。"省察"本心,揭去昏翳,使心中的"理"永远保持通明,这就是朱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重要任务
(一)朱熹的读书法
1.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是尊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所谓渐进,是不求速的意思。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踩易陵遢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
。"
2.熟读析思
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依朱熹的看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
。遍数己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为精不熟之患。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已之学也。"
3.虚心涵泳
所谓虚心涵泳,即是客观的态度,还古书的本来面目,并不执着旧见,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说,而不好高务奇、穿凿立异。依朱熹的看法,"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灰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便会。"
4.切已体察
所谓切已体察,即是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并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依朱熹的看法,
"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已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无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5.着紧用力
所谓着紧用力,即是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依朱熹的看法,"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
6.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即是收放心,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所谓持志,即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及整理有关资料。依朱熹的看法,"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
(二)教学原则方法
朱熹《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做教学过程,并认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在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了几项教学原则和方法
。
1.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朱熹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他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依他的看法,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
既然这样,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他还说了自己的经验,"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不愤不悱,很难教导;待其愤悱,就豁然贯通了。
朱熹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等待学生自发地出现主动性,而是靠教师积极主动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便有疑者无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见解。
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所谓"勇猛奋发",是指在学习开始时,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精神去学习,应如兵士在开始战时,抱有进无退、有死无生的决心一样。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他又把学习比做炼丹、煎药、推车。开始用猛火炼丹,"方好微微火养教成就。""譬如煎药,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然后却可以慢火养之"。"如推车子,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
但朱熹以"猛火"之后,再用"微火养之"譬喻,并不等于说以后的学习可以松懈下来,所以他又提出了"温故时习"的原则。
依朱熹的看法,"时习"是重要的。他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这就是说,如果不学习,就不能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巩固其所获得的知
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收到复习的功效。他又说:"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所谓"时习",即随事、随时、随处都复习、练习其已获得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间断的
"温故"的过程。他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他认为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温故"能便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他认为那种只知机械地重复旧闻而不能触类旁通的人,是不能当教师的。所以他说:"温故又要知,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朱熹种既强调学习要勇猛奋发,又主张持之以恒;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对我们仍是有启发意义的。
3.教人有序不可取等
朱熹承了张载的思想,也提出"教人有序不可说等"的原则。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序,而不可说等。"又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他很注意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他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又说,
"于显处平易处见得,则幽底自在里许。且于切近处加功"。还说:"据某看学问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幽妙"。这就是说,学习必须从低处到高处,从平易处到幽微处,从眼前日用底到深深远幽妙底。低处、平易处、眼前日用底是基础。
怎样循序渐进?朱嘉说:"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身着"。他又说:"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下学是上达的基础,学问要做下学
的工夫,打了基础,才有上达的可能。他说,"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朱熹认为,不先从事于下学而妄想上达,就是躐等,便沦于空幻;专从事于下学而不想上达,虽未躐等,但沉溺于闻见。前者是"不循序而跟进",后者是"虽循序而不进",都是不好的,只会浪费精力而不能达到目的。他认为只有遵循由易而难、由近而远的阶段,且力学习,则自有进步。
4、笃行
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问,某行而已"。他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其知为空知,行而不知,其行为冥行。所以知行应该是并进的,不可偏重或偏废。如果从发生的时间上说,致知在先,力行在后;但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说,致知为轻,力行为重。所以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
他还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观点。他说:"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他以这种常见的事例,深刻地表述了知行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如此,他还进而提出知识是靠实践来加以检验的思想,他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在他看来,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他这种躬行践履对于句识还需检验的思想,是深刻的。
5.博学与专精结合
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所谓博学是指什么呢?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为学修己治人,有多少事在。如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军旅、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无非自己本分内事"。他还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
朱熹是重视博学的,他以盖房子为例,重视"阔开基,广开址厂以为博学就是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他还说过:"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将来便入异端去"。没有广博的基础就难以专精,仅只有一般性广博的知识而不专精,那也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所以他强调治学"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
总起来说,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教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积极性、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完)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
源县)人,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朱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朱松进士出身,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
传弟子罗从彦。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
想基础。18岁“举建州乡贡”,次年考中进士,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开始其政
治与教育生涯。然而仕途坎坷,50岁时才被任命为偏僻之地南康军知军,以后又
曾一度做过浙东、漳州、潭州等处地方官,晚年受宰相赵汝愚推荐,为焕章阁等
制兼侍讲,遭谗言,仅40余日即被解职,结束其政治活动。
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从政仅14年,而专门从事教育活动时间达40年之
久。即使在为官期间,他也重视文教、锐意办学,未曾间断教育工作,如为南康
知军时,修复白鹿洞书院,并在其中讲学,制订学规,对后世影响很大;为潭州
知州时,倡导州学、县学,亲自主持修复岳麓书院,处理政务之余,仍教诲诸生
不倦。
朱熹曾师事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他的理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二程(特别是程
颐)的学术思想,同时吸收了周敦颐、张载的主张,成为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
者。朱熹的教育理论是其理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
朱熹著作颇丰,主要有《诗集传》、《四书集注》、《周易本义》、《近思
录》等,后人编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他的儿童教育思
想除散见于一些诗文中,还见之于他为儿童编写的教材《小学》与《童蒙须知》
中。
一、重视蒙养教育
朱熹依据古代的教育经验,把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划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
段,其中8~15岁为小学教育段,即蒙养教育段;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段。他认为
这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则
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化。
朱熹特别重视蒙养阶段的基础教育作用,他说:“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
先,然其始也,必养之于小学。”(张伯行:《小学集解·小学辑说》,丛书集成
初编本,第2页)又说:“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
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由此他认为
如果儿童在幼时“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
本。”同时他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要求出发,指出只有使儿童“讲而习之
于幼稚之时”,才能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张伯
行:《小学集解·小学书题》,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了说明蒙养教育的重要性,他还把小学阶段的教育形象地比喻为“打坯模”阶
段,他说:“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
光饰。”(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中华书局1986年自版,第125页。)并指
出倘若自幼失了小学,或坯模没打好,大了要补填就十分困难,他说:“而今自
小失了,要被填,实是难。”总之,在他看来,蒙养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必须
抓紧抓好。
二、要求慎择师友
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弱,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习
与正则正,习与邪则邪。”因此朱熹也与古代许多教育家一样,强调在幼儿教育
中应注意慎择师友。
朱熹认为,对于普通的士大夫家庭,慎择幼儿的教师应自慎择乳母开始。因
为乳母与婴幼儿接触的时间较长,对婴幼儿的影响也较大,作为婴幼儿的最初教
育者,“乳母之教,所系尤切。”如何选择乳母呢?朱熹提出的条件是:必选求
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为子师。这是对乳母的要求,实质上亦是朱熹
期望儿童所应具有的品行。
儿童稍长,除须慎择教师外,还应开始注意培养儿童辨别是非、交游益友的
能力。朱熹曾在《与长子受之》这封家信中教育儿子:“交游之间,尤当审择,
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至于如何决定交游的亲疏,他指出:“大凡敦
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
也。”“益友”应近之,“损友”则应远之。
普通人家的子弟要善择师友,对太子、皇孙来说,师友的选择就更为重要。
作为晚年曾做过焕章阁等制并兼皇帝的老师的朱熹,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他
说:“夫太子,天下之本,其辅翼之不可不谨。”至于皇孙,由于其“德性未
定”、“闻见未广”,则“保养之具,尤不可不严。”针对当时皇太子、皇孙师
友选择不当的情形,他大胆地指出太子、皇孙左右的宫僚之选,不仅罕有称其职
者,而且多有“邪佞、儇薄、阘冗、庸妄之辈”(朱熹:《戊申封事》,《晦庵
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卷11。)厕身其间。认为如此疏略“辅养之
具”的择取,“是犹家有明月之珠、夜光之璧,而委之衢路之侧,盗贼之冲也,
岂不危哉!”(朱熹:《己酉拟上封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
本,卷12。)同时劝告统治者,应效仿古之圣王教世子法,选拔端方正直,道术
博闻之士为太子师友,并盛赞贾谊在《保傅传》中所说的话:“太子之善,在于
早谕教与选左右,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为天下的至理
明言,“万世不可易之定论。”
三、强调学“眼前事”
朱熹认为:“圣贤之学,虽不可以浅意量,然学之者,必自其近而易者
始。”(张伯行集解:《续近思录》丛书集成初编本,卷2,第46页。)同时他还
说:“据某看,学问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远幽妙。”因此他规定小
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学其事”,学习眼前日用的事。他指出:“小学之事,知
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具体言之,它包括“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
数之文”和“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样一些内容。朱熹认为儿童学习这类
“眼前事”不仅符合儿童认识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为大学“学其理”打下基
础,因为“理在其中”,事事物物之中都存有一个理,“学之大小,固有不同,
然其为道,则一而已。”(张伯行:《小学集解·小学辑说》,丛书集成初编本,
第5页。)
为使儿童“眼前之事”的学习有章可循,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小学》与
《童蒙须知》两部教材。《小学》系将古代童蒙读物加以选择、扩充,加上古今
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成书,全书共分内外两篇,内篇有四:《立教》、《明
伦》、《敬身》、《稽古》;外篇有二:《嘉言》、《善行》。《小学》一书对
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其地位相当于《四书》,吾敬信如神明,自汝孩
提,便令讲习,望于此有得,他书虽不治,无憾也。我生平长处,在信此数书,
汝当继我长处,笃行而好之也。“(张伯行:《小学集解·小学辑说》,丛书集成
初编本,第5页。)《童蒙须知》则是朱熹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眼前事“的具体标
准与要求。它依童蒙习学之序,”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
洁,“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服,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
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又规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
有常处(朱熹:《童蒙须知》,《蒙学须知》(传统启蒙教育资料),山西教育
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等等,虽然比较琐屑,但却也有不少合理成分。
朱熹强调学习“眼前事”,注重道德行为操作的训练,要求儿童的学习由浅
入深,自近及远,这不仅符合儿童认识发展与道德形成的规律,易为儿童掌握,
而且也有助于自幼儿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践履笃实的作风。古语说:
一室不能扫,何以扫天下?小节不拘,大德怎成?注重“眼前事”的学习,也就
是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至今这仍是儿童品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四、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朱熹在教育工作中一贯重视和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他曾说:“尝谓学校之
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
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亦必不胜矣。”又说:“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
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持循哉?”尤其是对儿童教育
他更为强调多积极诱导,少消极限制,要求“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4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
(张伯行:《小学集解·小学辑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页。)”因此在他编
写的《小学》一书中,他非常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收录了大量古今圣贤的“嘉
言懿行”,供儿童模仿学习,力求使儿童能从中“学到做人的样子”。同时在他
编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规定也主要着眼于进行正面的
具体的指导,如他教育儿童“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
有缺落。(朱熹《童蒙须知》,《蒙学须知》(传统启蒙教育资料),山西教育
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
污手(朱熹:《童蒙须知》,《蒙学须知》(传统启蒙教育资料),山西教育出
版社1991年自动,第23页。)”等等。
根据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朱熹还对教师提出指导、示范和适时启发的要
求,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又说;“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
于终尔。(黎靖德:《朱子语类》,卷8,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6页。)”并
把教师对学生的适时启发比喻为“时雨之化”,认为“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
已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子雨,忽然得这些子雨来,
生意岂可御也。(《朱子全书·论语六》,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卷15。)”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是他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
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观理解,包含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在古代学前教
育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育思想: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7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
扩展资料: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的《北辰辨》是专门讨论天球北极星座的论文;在《尧典》注中,朱熹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浑天仪结构。
朱熹文学成就: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