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寇王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寇和王都有首领的意思,胜利的一方书写历史,胜利一方即为正统,败者即为寇,贼寇、贼寇是对对方的贬称,寇王即是可以理解为匪首
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句俗语。旧指在争百夺政权斗争中,胜利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贼寇。含有胜利者权度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源自元代无名氏撰戏曲《犯长安》[1]的第二折《犯长安.李傕定计》:李傕道:“雄兵十万吾为首,昼夜兼程朝西走知,这次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夺了长安为董公报仇”。没过多久,途中遭遇吕布兵马,李傕败退五十余里道。于是请郭汜、樊稠、张济共议。李傕对众人说:“吕布有勇无谋版,根本不足为虑。我引一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郭将军可领军抄击其后,效那彭越挠楚之法,鸣金则进,擂鼓则退;樊将军和张将军则分兵权两路,直取长安。令其首尾不应,必然大败。”众人用其计。
基本字义:
1、(会意。从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 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2、砍伐
3、入侵者
4、敌人
5、贼兵,敌军抄
6、盗匪
组词如下:
寇仇、穷寇、贼寇、敌寇、外寇、草寇、司寇、寇抄袭、进寇、寇氛、寇枿、寇孽、寇敌、翫寇、寇掠、寇虐、祅寇、蹑寇、鲸寇、寇乱、梗寇、寇难、寇莱、寇患、寇先、寇雠、寇略、寇境、生寇、蛮寇、土寇、寇盗、寇战、勍寇、寇扰、隃百寇、反寇、山寇、盗寇、积寇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寇,暴也。从攴,从完。
白话版《说文解字》:寇,暴乱。字形采用“攴、完”会义。
组词解释:
1、寇乱:外患与内乱。
2、梗寇:作梗入寇。
3、山寇:旧时称占山为王的强人。
4、盗寇:犹盗匪。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盗寇,怎的便是方纔讲的那 牤牛度山 海马 周三 。”
5、寇虐:指残贼凶暴之人。
谁有权得到了掌控权,那些打着反对旗号的人都会收到打击,而那个获得大权的人就会高高在上,受人恭维
成功的人可以受人恭维称之为王
失败的人则为草寇任人宰割
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