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柳公权简介-柳公权的书法简介

柳公权简介-柳公权的书法简介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柳公权书法欣赏——《李晟碑》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西安城东北高陵县榆楚乡马北村东渭桥北李晟墓西北200米处。李晟为唐德宗时期大将,朱泚作乱,李晟率兵平叛,在东渭桥畔与朱泚激战获胜,收复了京城。碑由裴度撰文,柳公权书丹,俗称三绝碑。自唐迄今,渭水北移4公里,为防止碑没入渭水,迁碑至高陵县文化馆。为了加强保护,现移至高陵县第一中学校园内。
  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柳公权墓在耀州区阿子乡让义村北约1公里处。东西82米,南北64米,圜丘。柳公绰墓在东,柳公权墓在西,相距46米。墓前各立石碑1通。1碑上款楷书“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书”,中行隶书大字“唐兵部尚书柳公公绰墓”,下款楷书“

大清乾隆岁次丙申孟秋知耀州事张凤鸣立石”;另一通上、下款与前碑相同。中行隶书大字“唐太子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墓”。碑距墓丘均5米。195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成立柳公权墓文管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筋柳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公权




柳公权书法、碑刻代表作:
(1)碑刻:《金刚经碑》《平西郡王李晟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冯宿碑》《羲阳郡王苻璘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刘沔碑》《原道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复东林寺碑》

(2)行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
人物简介:
(1)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2)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7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3)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穆宗帝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在此,就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作些介绍:
  1.《金刚经刻石》(824年,四十七岁时) 柳公权正书,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此为柳书早期代表作(或云此乃敦煌石窟经生托名柳公权所作,但属柳体一脉无疑)。其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柳骨”于此可初识,而柳集众书于此亦可知。宋董逌云:“诚悬书金刚经,柳玭谓备有钟(繇)、王(羲之)、欧(阳旭)、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之体。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广川书跋》)
  2.《李晟碑》(829年,五十二岁时) 碑在陕西高陵县,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3.《回元观钟楼铭并序》(836年,五十九岁时) 石横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镌刻。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门外。此碑风神烁烁,一笔不苟,其用笔重骨力,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劲利清健。其结构往往错位中求变化,比如左右结构的字“蹲”、“钟”、“楼”等将左边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长的结字法,在不平衡中求韵趣。柳书向又一纵深渐进。
  4.《冯宿碑》(837年,六十岁时) 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正书,四十一行,行八十三字,石存西安碑林。其书爽利快健,神采飞扬。似乎在预示一种更为精炼的“柳体”即将孕育而出。就在此后的五六年中,《玄秘塔》、《神策军》便相继问世,成为千年楷书的典则。《庚子消夏记》引杨用修语云:“诚悬《冯尚书碑》亚于(虞世南)《庙堂碑》。”《石墨镌华》云:“此碑柳书结字小差胜《玄秘塔碑》,尚不堪与薛稷雁行。杨用修云亚于《庙堂碑》,过矣。”
  5.《苻璘碑》(838年,六十一岁时) 李宗闵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镌字。三十一行,行六十二字,碑高一丈,宽四尺五寸三分,为柳碑中最显要者。石在富平县,“十年动乱”中被毁。此碑历代享有盛名,《金石录》、玄秘塔碑《宝刻类编》、《集古求真》等均有著录。此碑与《冯宿碑》字虽较小于《玄秘塔碑》,但同样魄力雄浑,字法深厚,结构缜密,神理骏发。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其书亦带有婵娟不胜罗绮之致。”此谓雄浑中有秀媚之色。
  6.《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时) 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7.《神策军碑》(843年,六十六岁时) 此碑崔铉撰文,柳公权奉敕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流传较少,北京图书馆藏有北宋之拓本。此碑和《玄秘塔》相隔二年,总体风格相近,法度谨严,精魄强健,然而也有细别。《玄秘塔》极劲健,此碑则雄厚;前者极露筋骨,后者凝炼温恭;前者较遒媚,后者则较端重。此碑刻工也极精,或认为柳书传世最佳者。孙承泽说:“书法端劲中带有温恭之致,乃其最得意之笔。”柳公权的楷书中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影响最深远。
  8.《刘沔碑》(848年,七十一岁时) 柳公权书,韦博撰,元度摹勒并篆额,楷书三十七行,行六十五字。此碑字体偏小,但书体劲秀。杨守敬《学书迩言》注意到其“淡雅”特点。细察其碑多用圆笔,如“国”字,右角转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2换既圆,右直下也呈弓弩形。“司徒”之“司”,右侧遽然下弯,有拙态,“神道”之“道”字的结体也错互示拙。七十岁以后,柳公权书也在变化。此碑与其相近风格者如《苻磷碑》、《魏公先庙》、《刘沔》、《冯宿》均有“敛才就范,终归淡雅”之风范。
  9.《魏公先庙碑》(852年,七十五岁) 唐崔玙撰,柳公权书,正书三十六行,行六十字,原在西安。碑断石散,磨泐不全,初拓仅五石。立碑年月不明,王昶《金石萃编》以为在咸通末(874),《宝刻类编》以为大中六年(852)。此碑崔文庄雅,柳书遒劲,细看已达淡雅之境。其笔画颇有俯仰之态,如“上”字、“五”字之横;结字颇取倾仄之势,如“事”、“国”重心偏右;又如“食邑五百”这行,让左避右,均可玩味。
  10.《高元裕碑》(853年,七十六岁时) 柳公权书,萧邺撰文,在河南洛阳,碑高一丈一尺余,广四尺,楷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九字。额篆书“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四行,二十字。康有为曰:“《高元裕碑》有龙跳虎卧之气。”(《广艺舟双揖》)清杨垃圾守敬《学书迩言》云:“《高元裕》一碑,尤为完美,自斯厥后,虽有作者,不能自辟门户矣。”“龙跳虎卧”是喻其书法之雄强有力。后者称其完美,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11.《复东林寺碑》(857年,八十岁时)
  东林寺,在寺里斋堂地下发现了一块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所写的《复东林寺碑》,堪称稀世之珍品。

相关阅读

  • 柳公权简介-柳公权的书法简介

  • 成语大世界成语解释
  • 柳公权书法欣赏——《李晟碑》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西安城东北高陵县榆楚乡马北村百东渭桥北李晟墓西北200米处。李晟为唐德宗时期大将,朱泚度作乱,李晟率兵平叛,
  • 柳公权的父亲是谁-柳公权是谁?

  • 成语大世界成语解释
  •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书法.,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成都地铁可以带酒吗 在上海乘坐地铁可以带白酒吗? 坐地铁和火车可以带酒吗? 唯美的有关爱情的古诗词 有关厌俗爱情的诗句 关于男人相思女人的诗句 古代有关表达男女爱情的有名诗句 ‘长者”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长者()度这是个成语 日语里“长者”一词为什么也表示富翁的意思 下面的诗句中的长者是古今异义词,它的含义是什么? 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后比喻什么? 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 杞人忧天 是什么意思? “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 介绍柳公权的书法作品100字左右 介绍一下柳公权的生平及书法艺术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柳公权简介 人的命天注定尽人事听天命翻译 有句话是不是这么说的,儆人事,听天命 意思是尽人事的成语有什么 谁有“巧连神数”的原文和解签? 文学和小说有什么区别? 文学的概念 文学的作用 文学和小说有什么区别啊! 半信半疑的意思是什么 半信半疑的意思? 半信半疑事猜一个数字 半信半疑时打一个数字 关于龙的成语解释大全 描写“龙”的成语理解 描写龙的成语 描写有很多龙的成语是什么? 成语接龙:深入浅出()()入木三分 深入浅出成语接龙 深入浅出成语接龙下一个是什么? 深入浅出的成语意思 装潢与装修的区别在于什么? 装修与装饰的区别是什么? 装潢跟装修有什么区别 装潢和装饰还有装修,分别是什么意思啊,有什么区别呢 门可罗雀和门庭冷落的区别 门可罗雀和门庭冷落有什么不同? 声名鹊起的“鹊”和门可罗雀的“雀”的区别是什么 寥寥无几 与 门可罗雀的区别 队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队开头的成语接龙大全 关于队字的成语 队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幼学琼林”的“琼林” 什么意思,指什么,还有什么林? 琼林是什么意思? 琼林宴简单的讲是什么意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