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从此古文中可以看出里面的生物包括:植物、蝉、螳螂、黄雀.各百生物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蝉以植物为食,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植物是生产者度,各种动物是消费者.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知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A、此链条的起点不是植物,故A不正确; B、食物道链的起点应是绿色植物,而此链条不是,故B不正确内. C、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容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故C正确. D、此链条中没有生产者,箭头的方向相反,故D不正确. 故选:C |
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6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翻译】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那?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的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自己的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他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1、奋:用力
2、举:“伸长”
1 .树荫2.蝉3.螳螂4.黄雀5.三个动物6.螳螂,黄雀,弹丸.
翻译:
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
一、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二、译文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谁敢劝我就处死他!”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他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续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你的衣服为什么会被露水沾湿呢?”
(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
吴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三、出处
《说苑》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2。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二、作品赏析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
《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作者简介
刘向(前77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汉高祖之弟楚元王的四世孙,西汉时文学家、经学家。
他主 张“天人感应”学说,与其子刘歆一起,为古代图书的编目整理工 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七略别录》 《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王欲伐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