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魑魅魍魉: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2、混世魔王: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3、妖魔鬼怪: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4、装妖作怪:装扮妖怪骗人。比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测。
5、纵使写的是妖怪,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里,猪八戒高老庄招亲,在人类中也未必没有谁和他们精神上相象。
6、妖怪举着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8兵杖,张牙舞爪地朝孙悟空打来。
7、奶奶发明了妖怪来吓唬小孩,也发明了耶和华来吓唬大人。
8、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后台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9、他们的对手是三头六臂的妖怪。
10、我看不到仙女,也看不到妖怪,密密麻麻印着字的书页中,没有鲜艳夺目丰富多彩的东西。
11、万圣节到了,收到此短信者:财鬼老鬼大鬼小鬼各路妖怪保佑你,天神地神风神雨神各路神仙祝福你,保你平平安安财源滚滚!
12、妖怪可以千变万化,可心却不能变化。人不能千变万化,但心却可以随意变换。
13、妖怪都是低劣的邪物,迷惑世人,伤害生灵,最擅长的就是欺骗。
14、山风卷着松涛,像海洋的狂澜似的,带着吓人的声浪,从远处荷荷地滚来,一阵阵地刮着崖头刮着树,打着板壁打着门,发出怖人的巨响。有时且扬起尖锐的悲呜,像是山中的妖怪在外巡游一般。
15、对同类的极度恐惧,反而更加期盼能够亲眼见识令人可畏的妖怪,越是神经质,越是胆怯的人,越是期盼着强犷风暴的到来。
1、百鬼众魅
[出处]《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5缚见形。”
读音:[ bǎi guǐ zhòng mèi]
释义:各种妖魔鬼怪。
例句:恍惚间雾中似乎夹杂着百鬼众魅向人群吞噬而来…
2、螭魅罔两
《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读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 ]
释义:亦作“螭魅魍魉”。亦作“螭鬽魍魉”。\n传说中川泽山林的妖怪。后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螭,通“魑”。《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杜预注:“螭,山神,兽形。魅,怪物。罔两,水神。”陆德明释文:“魅,亡备切;本又作鬽。”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清黄宗羲《七怪》:“王孙满之螭魅罔两,莫能逢之,言川泽山林也。”
例句:、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
3、木魅山鬼
【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
读音:[ mù mèi shān guǐ ]
释义:魅:物老成精。指山林的鬼怪。
例句: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嘷雨啸,昏见晨趋。
4、降妖除怪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五回:“便也绝不顾虑,一口允许,前来替他降妖除怪。”
读音:[ xiáng yāo chú guài]
释义:降:降伏。制伏妖魔鬼怪。比喻把凶恶的敌人制伏
例句: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5、妖魔鬼怪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
读音:[yāo mó guǐ guài ]
释义: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例句:新国王把树木都砍光了,对大臣们的劝阻置若罔闻,怀恨在心的妖魔鬼怪接二连三得来了,最后森林王国消失的无影无踪。
有:魑魅魍魉、牛鬼蛇神、为鬼为蜮、妖魔鬼怪、神出鬼没
百鬼众魅(bǎi guǐ zhò知ng mèi )
各种妖魔鬼怪。
螭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毒魔狠怪(dú mó hěn guài )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道。
断怪除妖(duàn guài chú yāo )
指铲除妖魔鬼怪。
鬼鬼祟祟(guǐ guǐ suì suì )
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回大。
鬼迷心窍(guǐ mí xīn qiào )
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降妖除怪(jiàng yāo chú guài )
降:降伏。制伏妖魔鬼怪。比喻把凶恶的敌人制伏。
木魅山鬼(mù mèi shān guǐ )
魅:物老成精。指山林的鬼怪。
人妖答颠倒(rén yāo diān dǎo )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
神鬼不测(shén guǐ bú cè )
神灵鬼怪都不能揣度。极言事情的隐秘奇异。亦作“神鬼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