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受胁迫而作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因受他人的以现实的危害行为的逼迫或预告将要实施危害的胁迫而陷于恐惧,百从而以不真实意思表示而为的民事行为。(1)胁迫人有胁迫故意和行为;(2)受胁迫人因受胁迫而陷于恐惧,且因此作出了迎合胁迫人意思的不真实意思表示表示。如度“你不…我就…了你(全家)”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专为是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境地而提出苛刻条件迫使对方当事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如别人急需钱看病,想卖房,急于属出手,但出于某些原因,其他人不愿买,甲就趁机狠压价.10000的房子1000就买到手了——明显¥%&……*%……*
有不同的说法,个人觉得一百样,都可以
你若想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到这里看看:http://www.cqvip.com/qk/80867X/200509/20054922.html
摘要:许正元主编《常见错读错写错用度字词词典》第37页对“乘人之危”的解释是:“乘:利用,凭借。指利用他问人危难之时.进行要挟、打击或陷害。不能写作趁人答之危。”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回是不恰当的。《汉语大词典》和答《汉语成语大词典》都收录了“乘人之危”和“趁人之危”。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使用“趁人之危”的例子……
趁人之危和落井下石都是在别人落难的时候不伸出援手,反而加以迫害。
但从程度上来说,趁人之危相对来说,危害行为小一些。
乘人之危和趁人之危的不同:
1、读音不同:
(来1)乘人之危的拼音是chéng rén zhī wēi。
(2)趁人之危的拼音是chèn rén zhī wēi。
2、出处不同:
(1)乘人之危的出处是:宋 范晔《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白话译文:策划杀害忠良、好人,这是不忠的做法;利用别人有困难自时加以要挟或陷害,这是不仁的表现。
(2)趁人之危的出处是知:现代 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3、意思不同:
(道1)乘人之危的意思是: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2)趁人之危的意思是:利用别人有困难时加以要挟或陷害。
4、用法不同:
(1)乘人之危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趁人之危可作谓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