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标新立异】不精致人思想奇怪,也可以之人的行为奇怪,指人奇怪也行
【异想天开】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奇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
【好奇尚异】好:喜欢.尚:注重,喜爱.喜欢和注重奇怪特别的事物.
【怪诞不经】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吃衣著饭】:著:穿。指贫家卖米制衣,又典衣买米做饭。形容生活贫苦或安排不当。也比喻怪异的医疗方法。
【非非之想】:指不合逻辑的,荒诞、怪异、不能实现的种种幻想。
【古古怪怪】:稀奇怪异的样子。
【古里古怪】:怪异、奇特。
【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归奇顾怪】:归:清代归庄;顾:清代顾炎武。归庄奇特,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2顾炎武怪异。
【诡诞不经】: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诡谲多变】:谲:欺诈;诡谲:怪异。形容人的性情怪异多变。
【诡形怪状】: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诡形奇制】:奇特、怪异的形体。
【诡形殊状】:诡:怪异;殊:特殊,特别。奇特怪异的形状。
【诡状殊形】:诡:怪异。奇奇怪怪的形状。
【诡状异形】:诡:怪异。奇奇怪怪的形状。
【恢诡谲怪】:指离奇怪异。同“恢恑憰怪”。
【恢恑憰怪】:指离奇怪异。
【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见怪非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同“见怪不怪”。
【目乱睛迷】: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同“目乱精迷”。
【目乱精迷】: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奇情异致】:致:情趣。奇特的感情,与众不同的情趣。形容奇特怪异的情致和风度。
【跷蹊作怪】:跷蹊:奇怪,可疑。指怪异多变,
【人不人,鬼不鬼】: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饰怪装奇】:指故为怪异。
【嗜痂成癖】:比喻人有怪异的不良嗜好癖。
【搜奇检怪】:搜寻新奇,挑选怪异。形容写作诗文刻意雕琢。
【搜奇抉怪】:抉:挑选。搜寻新奇,挑选怪异。形容写作诗文刻意雕琢。
【素隐行怪】: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索隐行怪】: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天灾地妖】: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
【妄生异议】:妄:胡乱地;生:发出;异:怪异。乱发怪议论。
【邪书僻传】:淫邪不正的书籍,冷僻怪异的传记。指内容荒诞不经的书籍。
【妖声怪气】:说话腔调妖里妖气,姿态怪异而轻佻。
【子不语怪】:本指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事情。指用以指不谈怪异一类的事情。
1 千奇百怪【qiān qí bǎi guài】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杀人竟不偿命,不杀人到要偿命,死者生者,怨气冲天,纵然官府不明,皇天自然鉴察,千奇百怪的,巧生出机会来了此公案。”
2 稀奇古怪【xī qí gǔ guài】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
出处 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3 希奇古怪【xī qí gǔ guài 】希罕奇特,古里古怪。指极不一般。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4 奇形怪状【qí xíng guài zhuàng 】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出处 《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5 怪诞不经【guài dàn bù jīng】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6 怪诞诡奇【 guài dàn guǐ qí 】怪诞:荒唐,离奇;诡奇:诡诈,奇异。形容荒唐离奇的事物。
7 怪形怪状【 guài xíng guài zhuàng 】奇异古怪的形态、样子。
1.精奇古怪
成语发音:jīng qí gǔ guài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奇特,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抄:明·汤显祖《还魂记·硬拷》:“你精奇古怪虚头弄。”
2.古古怪怪
成语发音:袭gǔ gǔ guài guài
成语解释:稀奇怪异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一座古古怪怪的高山,好凶险!”
奇形怪状,千奇百怪,奇谈怪论,稀奇古怪,神奇荒怪,逞怪披奇,搜奇检怪,精奇古怪,怪诞诡奇,饰怪知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