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解释] 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自]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1、魑,读音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4chī,指传说中的山神;作魑魅时表示古代传说中山神和精怪,能作祟祸人,泛指坏人;还泛指鬼怪,如:魑祟。
2、魅,读音为mèi,本义指貌美的鬼。
3、魍,读音为wǎng,常与魉合用。
4、魉,读音为liǎng,常与魍合用。
5、魁,读音为kuí,表示为首的,居第一位的;高大。
6、魈,读音为xiāo,弥猴的一种,尾巴很短,脸蓝色鼻子红色,嘴上有白须,全身呈黑褐色,腹部白色,多群居;也指传说中山里的鬼怪。
7、魀,读音为jiè和gà。
8、鬾,读音为jì,指传说中的小儿鬼。
8、魆,读音为xū,字义:突然;表示程度深,多形容黑色;悄悄,暗暗。
9、魋,读音为tuí,表示神兽、姓、高大魁梧、同“颓”,读音为zhuī,指发髻。
10、魊,读音为yù,意思是国鬼。
11、魌,读音为qī,方言,犹便宜。
12、魐,读音为jiān、gān。
13、魓,读音为bì,为斗星名。
14、鬿,读音为qí,指的是北斗七星加第六星旁的一颗星和北斗勺端的招摇星。
扩展资料
鬼作部首的其他文字读音及释义:
1、鬽,读作mèi。鬽,同螭,也同彲。即魑魅,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另据传,鬽是建宁府传说中古旧器物所变的精怪,会在夜裏压住人,吸人的血。
2、魃,读作bá,基本字义是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
3、魒,读作piāo,指古星名。
4、魕,读作jī,古同“鴪”,祭祀鬼神以求福佑。
5、魗,读作chǒu,古同“丑”,丑恶。
读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
魑,同螭,也同彲。百魅,同鬽。而“魍魉”,则有多种说法,比如“蝄蜽”、“罔两”度、“方良”和“蛧蜽”,还有一种说法是把“罔两”中的“两”换成三框中加一个“良”字,紫光拼音和微软2003中都没有那个字,而那个字却赫然不能算是知繁体异体,顶多是咱们平时不用它罢了。 “魑魅”和“魍魉道”是分开解的。而且,虽然“魍魉”是在一起,“魑”和“魅”却各有各的意思。 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内各种各样的坏人。
示例
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容》 他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
近义词
牛鬼蛇神、为鬼为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