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19世纪末,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侮辱中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你们也应如此。”还没等清政府的代表回答,他就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抄,同时,也用以炫耀他们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了,发出一阵阵笑声。
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有不平,但无词可答。这时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个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道: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仅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zhidao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代表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你好!
这是有一个典故的百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
此对句想来应出自19世纪末,美、英等八度国联军入侵中华,一假洋鬼子狂妄地出了个上句:“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知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其时,一大臣拍案而起:“伪为人,袭道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注:单戈左右回并为一繁体的战字,而合手也上下成一拿答字。此对句妙矣!扬吾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