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 经文 〗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陀。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1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 释义 〗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里说法,在场的有佛陀的常随弟子出家众一千两百五十人。这一千两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罗汉,德行高尚,为众人所熟知的。这些人包括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菟楼驮等佛陀的大弟子。此外,还有文殊师利菩萨、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等许多大菩萨;另外还有释提桓因等无数的天人都在场听法。
这时,佛陀告诉长老舍利弗说:在这世界的西方,越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国。那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鸠摩罗什版本《摩知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世音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
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道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专,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
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属,即说咒曰:
竭帝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
“尔时”,是指讲《金刚经》的那一天。“世尊”,是佛的通号之一。佛一共有十一个称号,即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金刚经》中则用了佛、如来、世尊。佛的功德智慧,究竟无上,不但为世间的人天所尊重,也是出世的三乘圣者所尊重的,所以称为世尊。
“食时”,此翻译不很恰当,让我们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9来看玄奘法师的翻译:“尔时,世尊于日初分……”古代的印度人把一天的时间分为六分,白天三分,晚上三分。所谓日初分,是早上六点至十点之间。佛没有规定进食的时间,但是规定出家人所住之处——阿兰若,不能离人群太远,方便佛与其弟子去托钵化缘。一般上阿兰若与村落的距离要少于五公里,如此距离的托钵时间是去一小时,回来一小时,总共花两小时。如果比上述距离更远的地方是不适合比丘居住的。为什么呢?因为花太多的时间在托钵,相对的,修行办道的时间就减少了。如果佛早上六点出去托钵,最远距离来回花了两小时,那进食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如果阿兰若与村落的距离近,佛可能在早上七点就进食了,所以佛进食的时间不定。佛虽然没规定进食的时间,但是却规定过午不食、天亮前不食,食时就是天亮到中午之间。所以“食时”这个翻译会使我们误会,应该是“要出去托钵的时候”。“著衣持钵”,印度的夏天很炎热,佛的僧团中的比丘平时只是穿一条裙,上身是赤膊的;当比丘要外出,或参加法会时,才穿好衣服。此即是乞食的时候到了,所以佛著衣持钵进城去。佛制:比丘有三衣,一条是围裙——安陀会,又叫下衣,不论睡觉做事,就算是大小便时,也不离身。一条叫做郁多罗僧,也叫上衣,即入众的常礼服,在大众中所穿。一条叫做僧伽黎,也叫大衣,因用两层布做成,能御寒,所以又叫做复衣,在乞食、说法等时所穿的,大衣是比丘的被盖,也是大礼服。佛规定比丘离住处时,这三条衣都要带在身边,不可离开比丘太远。此三衣在中国流传有三种:一是唐朝的道宣律师所制定的律宗的三衣,流传最广;二是达摩禅师从印度传来的三衣,仅在禅宗道场流传,宋朝时还传到日本;三是唐朝时期密宗祖师由印度传来的三衣,只在密宗道场流传。此处的“著衣”是托钵时把三条衣都穿,这种情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在泰国、缅甸还有一些持戒严格的比丘依然三衣随身去托钵,即他们下半身穿安陀会,身穿郁多罗僧,把僧伽黎搭在肩上。“持钵”,钵是出家人吃饭用的器皿,庙堂中的大磬就是依钵的形状而铸造的。“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是佛规定的。就是说,佛规定比丘僧团每天要去乞食化缘,不可以收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