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不断,其中城濮之战的结果-战国时期,各诸侯的进军路线和春秋时期中重要的战役标注反映了当时的战争频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不断,其中城濮之战的结果-战国时期,各诸侯的进军路线和春秋时期中重要的战役标注反映了当时的战争频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长勺之战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鲁庄公率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击败齐军的作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66战。

点评: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最早、最典型的战役,在中国战争史占有重要地位。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轻率用兵,最终导致失败。这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相反鲁国在作战中,鲁庄公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鲁军运用的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敌疲找打、击其惰归的战术,对后世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思想,也为后世兵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之处(如秦灭楚之战、三国夷陵之战、唐朝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虎牢之战、洺水之战、嘉山之战等。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后发制人、疲敌作战最卓越的代表)。
2、城濮之战
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2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一说在今河南陈留附近)击败楚军战略决战。
点评:此战,晋在战略上运用外交谋略,制造秦、齐与楚的矛盾,破坏曹、卫与楚的关系,既改变了战略形势,又夺取了战争主动权;在战役上,晋军的“退避三舍”,是晋文公谋略胜敌的重要一着妙棋,它在政治上争得了主动——“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赢得了舆论上的同情。在军事上造就了优势——便于齐、秦等盟国军队会合,集中兵力;而且不但激发晋军将士力战的情绪;还先据战地,以逸待劳。从而为晋军后发制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战时晋采用避强击弱,佯退诱敌以及两面夹击,集中起相对优势的兵力各个击破等战术,取得了决战的胜利。反观楚军,则是君臣不睦,将骄兵惰,君主昏庸无能,主帅狂妄轻敌,既不知妥善争取与国,又不能随机多谋善断。如对晋军的主动后撤,楚军中不少人都感到事有蹊跷,主张持重待机,停止追击。然而刚愎自用的子玉却认为这正是聚歼晋军,夺回曹、卫的大好时机,挥兵跟踪追至城濮。此外作战部署上的失宜,军情判断上的错误,临战指挥上的笨拙,也导致了惨败。城濮决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战争理论,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崤之战

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7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陕县东)隘道全歼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
点评:崤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伏击歼灭战。从战役战术的角度来讲,晋军针对秦军劳师远出,疏于防御的弱点,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势设伏突袭,大获全胜。其对于阻止秦国势力东进起了一定作用;但秦晋联盟亦就此断绝,此后两国间争战不断,从战略角度看,晋的做法是失策的。
4、鞍之战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晋卿郤克率领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齐地鞍(今济南西北)击败齐军,迫齐背楚从晋的作战
点评:此战,晋军指挥果断,临危不乱,大败恃勇轻敌的齐顷公,迫齐与晋结盟,解除了与楚争霸的侧后之忧。
5、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
春秋前期,齐桓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
点评:齐桓公在名臣管仲的辅佐之下,依仗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有限的战争手段和符合实际形势的政治、外交活动谋取霸权,是其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主要原因。通过图霸战争,齐统一了今山东北部地区,为尔后中国统一创造了条件;其联合诸侯反对戎狄的掠夺和内侵之举,有利于保卫中原先进文化免遭破坏;其多次主持会盟,相对减少了战争,增加了交流,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另外,齐桓公将经济因素纳入战略范畴之内,以外交手段寻求外力支援。以及创建军队编制与地方组织一元化的“寓兵于农”制度和具有职业兵性质的早期世兵制等,均使中国古代的军事战略和军事制度前进了一步。
6、鄢陵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军在郑地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击败楚郑联军的重要作战。

点评:鄢陵之战,是继城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从此走向颓势;晋国方面虽然藉此得以重整霸业(即所谓的晋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了。楚军遭到这场会战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仓猝兴师,行军太急,“其行速,过险而不整”(《左传•成公十六年》),造成军队疲劳;(二)一味强调赶在齐、鲁等国军队到达前与晋军会战,过于急躁;(三)未能判明晋军作战意图,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四)会战中缺乏权宜机变能力,以致被动挨打;(五)主帅子反不守军纪,醉酒误事,致使楚共王丧失再战信心。晋军在此战中表现出较高的作战指导能力:它出动军队及时,“先据战地以待敌”,赢得一定的主动。在会战中,既能根据楚军的阵势和地形特点,又能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并及时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先弱后强,以两翼攻击作战击败楚军,从而一举击败楚军。反映了春秋中期野战进攻战术的发展。

7、吴越争霸战争
春秋末期,473BC 东南地区的新兴强国吴、越为扩张势力,逐鹿中原而进行的争霸战争。
点评:此战,吴王夫差不听伍员之言,养虎为患,终遭灭国。而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并听取谋臣文种、范蠡之言,主要靠谋略制胜;亲齐、结晋、联楚的外交策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春秋末期的战争,已发展为智战。当时人即认为“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国语•吴语》记楚将申包胥言)战争中还出现了早期入海远航作战及河川进攻等新的作战方式。
8、桂陵之战
周显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一说今山东菏泽北)大败魏军的一次著名截击作战。

点评:此战是齐国进入战国时期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战中,孙膑实行避实就虚、攻其必救等战法,大破魏军,创造了“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其成功经验,为历代兵家所借鉴。

9、秦收复河西之战
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军收复被魏国夺占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作战。

点评:秦国强大的原因,在于改革彻底,军功授爵制在当时确能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但其中对不愿为国君效力,则要受酷刑并祸及家人的规定,带有强迫性。
10、函谷关之战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进攻秦军的作战。

秦国的东向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二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还联络义渠国由侧背进攻秦国,配合联军。秦送“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战国策•秦策二》)给义渠,以缓其威胁,然后发兵于函谷关迎战。联军因各有所图,步调不一。楚、燕两国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被击败。联军向东撤退,至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同年,义渠君认为秦送厚礼实是暂时策略,秦国强大终对己不利,便乘五国攻秦之机,出兵袭击秦国李帛。秦军一支仓促迎战,大败于此。然而,这一战并未影响全局。四年(前317年),秦遣庶长樗里疾率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其主力韩军8.2万人。联军再败退观泽(今河南清丰南)。秦军追至观泽再败韩军,俘虏韩将鲮(一作鲠)申差。关东诸国大为震恐。

11、即墨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齐之战中,齐将田单率领齐军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进行坚守防御并反击燕军围攻的重要作战。
点评:此战,田单智谋超群,在国破城围、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坚守孤城,麻痹燕军,积极创造反攻条件。在时机成熟时,充分运用机动性、突然性、杀伤力和心理威慑诸因素,以“火牛阵”进行夜间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战胜燕军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即墨有一定的防御条件;燕军分兵多路攻齐,发展过快,攻城克坚的准备和力量不充分;田单巧施反间计,借敌之手除去最难对付的乐毅,也是原因之一。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12、黔中之战
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秦军进攻楚国黔中郡(今湖南、湖北西部、贵州东北部)的作战。
点评: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一次战略迂回战例。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迂回
13、鄢郢之战

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79—前278年),秦大良造白起率军进攻楚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大规模作战。
点评:此战,白起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连续进攻深入楚境,攻拔楚都郢。从此,楚国更加衰弱。白起因战功卓著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
14、阏与之战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点评:此战,赵奢隐蔽作战企图,麻痹敌人,促其骄傲轻敌,尔后出其不意,突然发动攻击,以及抢先占领要地,使己方处于有利地位的作战指导,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秦国向东兼并的兵锋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
15、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大将军白起率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全歼赵军的大规模歼灭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点评:此战,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赵括则是纸上谈兵,在作战指导上,不察战场实际情况,轻率发动进攻,又未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后方联络,是赵军被全歼的主要原因。而白起能针对敌方弱点,先诱敌脱离既设工事,再分割、包围,俟其饥疲,一举歼之,反映了战国时期野战指挥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白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使之成为继孙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
16、邯郸之战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秦军与赵、魏、楚联军在邯郸(今河北境)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点评:此战,秦昭襄王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合纵抗秦形势已成的情况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已属失策;而在初战失利、顿兵坚城时,仍一再增兵继续强攻,置魏、楚援军于不顾,在作战指导上亦欠稳妥,因而导致失败,推迟了灭亡六国的进程。
17、番吾之战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名将李牧指挥赵军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击败秦军的作战。
点评:此战,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攻歼秦军。
18、秦灭赵之战
秦王政十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9—前22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作战。
点评:赵国是战国时期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国家:有一大批军事将领,如武灵王、廉颇、赵奢、李牧、庞暖等,尤以廉颇、李牧最为著名,其才能亦不在白起、王翦之下;军队也有数十万精锐之师;赵国因连年同秦作战,百姓也十分熟悉军事。但其君主多为无能之辈,对奸佞之臣言听计从,长平之战战死四十五万,精锐尽失,即便再有千百个廉颇和李牧,最后也难逃灭亡。

19、秦灭六国的战争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军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地)、韩国(今河南中部)、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楚国(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魏国(今河南中部偏东)、齐国(今山东境)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
点评:秦国攻灭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里程碑,结束了自东周以来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而秦王政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数年中,击灭六国,统一中国,除了自身的雄才大略外,更多的是秦国六代君王经百余年时间坚持不懈,奋发图强的结果。自商鞅以来实行的一系列变法改革,使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不断发展,并建立了一支英勇善战的车、骑、步多兵种百万大军,是秦灭六国的物质基础。秦国实施重用外来人才的开明政策,拥有一批像李斯、尉缭、王翦、王贲等得力的谋臣将才(尤其是白起,在战争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穷追猛打、穷寇必灭、歼敌有生力量的思想都超越了当时那个时代。虽然白起没参加灭六国的战争,但灭六国的基础却是白起打下的),为其出谋划策,统军作战,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远交近攻及中央突破,由近及远逐个歼灭的战略方针,符合客观战略态势的实际,又能将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外交、用间等手段使六国分化瓦解,则是保障战略企图的顺利实现,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秦灭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带远和盛字的对联,上联第一个字是远,下联第一个字是盛 带远和盛的成语,请解 求带有"和"与"盛"2字的成语 悬赏200分 带盛字的成语有哪些 咄咄逼人是什么意思啊 咄咄逼人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咄咄逼人的解释? 咄咄逼人的解释 形容会议很多的成语 形容事情复杂,头绪很多的成语 形容事情很杂很多的成语有哪些? 求形容会议气氛的形容词,越多越好,比如说轻松热烈这样的 手机上的游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怎样制作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怎么制作手游大概需要什么程序 怎么制作智能手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不断 其中城濮之战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交战频繁,试分析这两个时期在战争的目... 战争中消灭有生力量和占领重要位置哪个更重要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据统计 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多达几次呢? 返璞归真是什么意思? 返璞归真的璞是什么意思 返璞归真是什么意思呢? 返璞归真中的璞什么意思 存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带存的四字成语 第四个字是存的成语有哪些 用存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三国杀武将称号的含义 三国杀OL各种称号怎么拿? 三国杀武将称号大全 三国杀游戏的称号如何得来的? “魂”字能组成哪些词? 魂可以组什么词语? 魂 能组成什么词语啊? “玩”字可以组成那些词语? 返璞归真的真是什么意思 返璞归真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返璞归真的意思是什么 返璞归真 真字的意思 新能源、新材料具体是指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什么是新材料? 什么是新材料概念? 新材料是什么? 辩可以组成什么词? 辨别的辨能组什么词 辩能组什么词 辩能组什么词? 带运字的四字成语 带有表的四字词语 带表字的四字成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