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迟迟吾行,姗姗来迟,缓不济急,蜗行牛步,迟徊不决
【必里迟离】阴历九月九日。
【迟迟吾行】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迟徊不决】犹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2言迟疑不决。
【迟徊观望】犹言迟疑观望。
【迟回观望】犹言迟疑观望。
【迟眉钝眼】指眼神呆滞,不灵活。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迟日旷久】犹言旷日持久。
【迟疑不断】犹言迟疑不决。
【迟疑不定】犹言迟疑不决。
【迟疑不决】形容拿不定主意。
【迟疑顾望】犹言迟疑观望。
【迟疑观望】指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迟疑未决】形容拿不定主意。
【迟疑坐困】迟疑:犹豫不决;坐:遂,于是。因为犹豫不决而陷于困境中。
【毫不迟疑】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迟疑。
【马迟枚疾】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同“马工枚速”。
【美人迟暮】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凌迟重辟】凌迟:即剐刑,古代的一种酷刑;重辟:即大辟,古指死刑。先砍断罪犯的肢体,然后再割断咽喉,使犯人受尽痛苦而死。也泛指死刑。
【事不宜迟】宜:可以,应该。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珊珊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同“姗姗来迟”。
【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以疾掩迟】疾:急速,猛烈;迟:迟缓;掩:乘人不备而进袭。用快速的行动方式去袭击动作迟缓的敌方。
【欲速反迟】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船到江心补漏迟】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形容“迟到”的成语有:姗姗来迟、缓不济急、蜗行牛步、迟迟吾行、船到江心补漏迟。
1、姗姗来迟[shān shān lái chí]: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那时唐卿、珏斋也都来;只有菶如姗姗来迟;大家只好先坐了。”
2、缓不济急[huǎn bù jì jí]:缓:慢;济:救助。 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京一万银子。”
3、蜗行牛步[wō xíng niú bù]: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出处]《水浒》第三十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9二回。
4、迟迟吾行[chí chí wú xíng]: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出处]《孟子·万章下》:“孔子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5、船到江心补漏迟[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比喻做事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劳后悔。”
迟的成语有哪些
迟徊观望 迟迟知吾行 迟日旷久 迟疑不决 迟疑观望 珊珊来迟 必里迟离 美人迟暮 迟眉钝眼 事不宜迟 迟徊不决 欲速反迟道 迟疑未版决 姗姗来迟 迟回观望 迟暮之年 迟疑不断 迟疑顾望 迟疑不定 马迟枚疾 说时迟,那时权快 船到江心补漏迟
姗姗来迟
迟疑不决